• /abs/202404.00172 中国古代有长期的恒星观测活动,留下了大量的观测数据,比如图1就是宋元之际学者马端临所著的《文献通考》,里面记载了约360颗恒星的观测数据,格式如:“某去极某某度 ...
    图2 公元前500年至2100年北天极点位置变化 本文通过对宋代的《佑星表》(潘鼐《中国恒星观测史》考订)和元代的《郭守敬星表》(孙小淳《天文彙钞星表研究》考订)两份星表的计算,获得了比较好的计算结果 ...
    宋代《佑星表》是潘鼐先生之前考订的,通过计算,我们发现这组数据并非祐期间观测,真实的观测时间应该是1011年左右,历史上曾经记载在大中祥符三年有过一次观测,之前学者的推测这次观测数据是佚失了,但目前看 ...
    ,《佑星表》记载的数据应该是大中祥符三年的这次观测。
    图3 宋代《祐星表》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一部《天文彙钞十一种》,里面的一卷是《三垣列舍入宿去极集》,之前学者有认为是1280年前后郭守敬所观测,也有认为是1380年前后明初所观测。
  • 晚上9点,当大部分人已经沉浸在与家人团聚的喜悦中的时候,在早春瑟瑟的寒风中,来自2009国际天文年日全食多路联合直播发起单位的:崔辰州、林清、汤海明、耿立宏、齐鑫、曹子,以及作为志愿者参与的CCTV编导谷薇 ...
    ——节选自曹子《在那战斗的日子里》(《天文爱好者》2009年第10期)   没有想到的是元宵节那晚大家的憧憬最后都被一一实现了!!!
  • 这是一个新发现的共生候选体星表。我们提供了相应的赤经赤纬和相关的星等信息。此星表的共生双星候选体是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得到的。
  • 我们使用机器学习技术有效的识别了新的共生。这是一个新发现的共生候选体星表。我们提供了相应的赤经赤纬和相关的星等信息。
  • 本数据集包含了中国脉冲测时阵列第一次数据发布中的脉冲数据。该观测数据采集自FAST望远镜,时间跨度为2019年6月至2022年9月底,包含了57颗毫秒脉冲
    该数据主要用于纳赫兹引力波探测,及相关的脉冲科学研究。
  • 使用公开的WISE数据,我编辑了一个全天的年轻候选体星表,包含超过20000颗年轻候选体。
    利用Gaia DR3的视差和自行信息,我在这个全天星表中选出了超过3000颗与63个近邻分子云成协的年轻候选体,并通过拟合这些年轻候选体的视差分布得到了这63个近邻分子云的准确距离。
    这里我释放了这些星表数据,包含全天年轻候选体星表,与分子云成协的年轻候选体星表和63个近邻分子云的距离星表。
  • 使用公开的WISE数据,我编辑了一个全天的年轻候选体星表,包含超过20000颗年轻候选体。
    利用Gaia DR3的视差和自行信息,我在这个全天星表中选出了超过3000颗与63个近邻分子云成协的年轻候选体,并通过拟合这些年轻候选体的视差分布得到了这63个近邻分子云的准确距离。
    这里我释放了这些星表数据,包含全天年轻候选体星表,与分子云成协的年轻候选体星表和63个近邻分子云的距离星表。
  • 《石氏经》数据集由三个星表构成:主星表包含了共计180颗恒星的观测数据;另外两个星表则分别记录了在两个确认的观测年代(公元前354年和公元125年)中恒星的证认结果,以及相应的历史位置信息。
  • 《石氏经》数据集由三个星表构成:主星表包含了共计180颗恒星的观测数据;另外两个星表则分别记录了在两个确认的观测年代(公元前354年和公元125年)中恒星的证认结果,以及相应的历史位置信息。
  • 本译名包括一些常见亮星名称。包括:拉丁语形式的国际通用名、IAU官方英文说明、中文译名、以及中文翻译说明。 旨在为相关学科研究和科普教育活动提供参考。
  • 中国古代在黄赤道带附近所选取的28组恒星,用来作为量度日、月、五及其他天体 (包括其他恒星) 的位置的相对标志。每组称为宿,总称二十八宿。印度和阿拉伯民族古代也有自己的二十八宿。
  • 2015年11月26日-30日,中国虚拟天文台与天文信息学2015年学术年会(简称VO年会)在羲故里甘肃天水市召开。
  • 共有4个文件:前三个文件分别对应文章中的表1,2和3,最后一个文件是一个压缩文件,里面是来自162颗的163个GWAC的超级耀发。
  • 这个文件包含本文使用的43个GWAC光变曲线和4个耀发动画。也包含TESS和K2中的耀发和周期数据。
  • 本数据集包含了中国脉冲测时阵列第一次数据发布中的56颗毫秒脉冲的积分偏振轮廓。该观测数据采集自FAST望远镜,时间跨度为2019年6月至2022年9月底。
    每颗脉冲的数据包含一个npz文件和一个pdf文件,其中npz文件包含了频率压缩后的偏振轮廓,pdf文件展示了完整偏振轮廓。
  • "lensed_sn_mock.fits"文件是一个模拟的强透镜超新目录,来自于文章"Forecast of strongly lensed supernovae rates in the China ...
    Space Station Telescope surveys"(arxiv: 2407.10470),包含 ≈ 64,000个透镜系统,对应于预期每年全天的透镜超新数目,并且超新本征峰值i波段星等可以达到 ...
    我们采用的透镜星系的VDFs与产生透镜超新目录的一致;采用一个与Oguri & Marshall (2010, MNRAS, 405, 2579)一致的红移依赖的类星体光度函数。
    这个fits文件的格式和透镜超新fits文件的格式类似。
  • 本译名包括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迄今为止矮行星名称。包括:拉丁语形式的国际通用名、IAU官方英文说明、中文译名、以及中文翻译说明。 旨在为相关学科研究和科普教育活动提供参考。
  • 本译名包括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迄今为止小行星名称。包括:拉丁语形式的国际通用名、IAU官方英文说明、中文译名、以及中文翻译说明。 旨在为相关学科研究和科普教育活动提供参考。
  • 使用时,可将星图举起,使图上标注的方位与实际方向一致,就可按图索骥,从认识亮开始,一步步学习辨识各个星座。图中绘出了亮于4等的恒星和少部分5等,亮标注了中国星名。一些著名的深空天体也有体现。
  • 本译名包括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迄今为止冥王的名称。包括:拉丁语形式的国际通用名、IAU官方英文说明、中文译名、以及中文翻译说明。 旨在为相关学科研究和科普教育活动提供参考。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