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射电望远镜馈源天线阵列性能测试,数据内容包括C波段4-8GHz 双极化阵列天线电性能测试,包括C波段天线的方向图波束宽度、方位副瓣、增益等。
    采集方案依据《SJ 20884-2003 相控阵天线测试方法》和《SJ 20583-1996 宽带天线通用规范》对送测阵列天线的带宽、增益、法向波束宽度、方位副瓣等特性开展测量和数据采集。
    使用的采集设备包括矢量网络分析仪、天线近场测量探头、标准增益喇叭天线、矢量网络分析仪校准件和电磁微波测量暗室。
  • 由于这种图像显示方式对画面生成及显示有极高的要求,现在,360度×180度的全景画幅只应用在了极少数的科技娱乐场馆当中。
  • LAMOST光谱巡天第十次数据发布第2.0版低分辨率A型恒星线指数星表,列出了2011年10月24日到2022年6月2日期间观测获得的低分辨率A型恒星线指数信息。
  • LAMOST光谱巡天第九次数据发布第2.0版低分辨率A型恒星线指数星表,列出了2011年10月24日至2021年6月12日期间观测获得的626,413 低分辨率A型恒星线指数信息。
  • 项目中科学数据内容主要包括实验测试数据、论文和专利等原始数据,具体包括:(1)高增益宽带馈源与天线设计,建立馈源天线阵列的低旁瓣和波束一致性协同设计方法。
    针对射电天文高灵敏度和极化不敏感特征,研究并揭示双极化高增益Vivaldi天线阵列的旁瓣降低机理和E/H 面波束一致性保持技术,提高天线接收灵敏度、降低馈源极化敏感度。
    项目考核指标:C波段天线阵列法向最大增益22dB、波束宽度12.5°、波束扫描角度±45°。数据内容:来自第三方测试单位报告射电望远镜馈源天线阵列性能测试参数和论文发表的天线阵列性能参数。
    (2)滤波馈电网络设计 建立基于人工表面等离子激元(SPPs)技术的天线解耦和噪声抑制方法。
    针对互耦导致的天线性能下降,提出新型人工SPPs传输线设计天线阵列馈电网络,揭示人工SPPs 的强电磁束缚特性抑制天线互耦及其低通特性对高次模干扰信号抑制机理,降低高集成度馈源的端口耦合和抑制干扰噪声。
  • 科研人员黄立晴、叶烜、罗阿理、宋轶晗及张西亮等人利用Kepler光变数据、LAMOST光谱数据及云南天文台2.4米望远镜YFOSC的光谱数据,针对12颗M型食双星系统进行了耀斑活动研究,发现其耀斑发生率为单星的十倍左右 ...
  • 丁佳成 中山大学 袁琦 新疆天文台 胥恒 北京大学 姜金辰 北京大学 张春风 北京大学 王铂钧 北京大学 于全瑛琦 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张荣玉 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余婷 上海天文台 尚自乾 山东大学 于林 ...
  • 扇面脊线(fan-spine)结构的零点(null point)处容易发生磁重联从而产生太阳耀斑,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基于Hinode提供的光球矢量磁场数据,利用非线性无力场方法计算出了上层三维空间中的磁场结构,确认了扇面脊线磁零点的存在。
    耀斑过程中,IRIS的Si IV谱线轮廓上叠加了多条很深的吸收线,这些吸收线具有同样大小(-0.1埃)的多普勒蓝移(图2)。
    因此,该类叠加了吸收线的谱线轮廓可被用来诊断磁重联点上方冷暗物质的性质。此外,这些吸收线的位置移动可被用来标定NVST Hα多普勒速度值。
    图1:基于观测数据分析得到的扇面脊线磁零点处爆裂重联触发耀斑示意图。 图2:NVST和IRIS对磁零点位置的成像和光谱观测。
  • 广州大学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大湾区分中心(邓清文、王锋、邓辉、梅盈、黎静)、南非罗德斯大学SKA团队(Oleg Smirnov)、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团队(郭绍光)基于基线依赖平均(Baseline Dependent ...
    根据BDA压缩参数计算各基线对应的压缩比,然后对每条基线分别标记被平均在一起的可见度数据,最后依据标记对原始可见度进行平均计算。应用Numba来加快整体的运行效率。
  • 七个补充材料分别为: 1. 69颗TTS的 Li I线的中分辨率光谱光谱; 2. 15颗正在吸积的TTSs的 Halpha 线的中分辨率光谱; 3. 1077颗TTS的拟合光谱及大气参数; 4.
  • 宇宙线探测与相关物理研究研讨会暨“宇宙线起源”青年团队2024年度总结会议定于2024年12月26日至28日在上海市举行。
    宇宙线的起源是一个世纪之谜,研究这一问题需要对宇宙线能谱、各向异性以及伽马射线源和弥散辐射等开展多信使观测与理论研究。
    我国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已持续在轨运行8年多时间,在宇宙线粒子能谱直接测量方面取得了系列进展;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 也顺利建成并开始全阵列运行,成功开启了拍电子伏特伽马射线观测新窗口 ...
    中国科学院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宇宙线起源”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牵头,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参与,致力于利用我国“悟空”卫星 和LHAASO观测数据揭示宇宙线起源这一谜题 ...
    本次会议将聚焦于宇宙线探测与相关物理研究的新进展,开展专题研讨。 | ...
  •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虚拟天文台项目负责人、公众超新星搜寻项目联合发起人崔辰州博士,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办公室副主任毛娜博士代表国家天文台出席了颁奖典礼。
  • 太阳射电宽带动态频谱仪观测数据,太阳射电宽带动态频谱仪(SBRS)主要记录观测太阳大气的无线电辐射的动态频谱随时间变化的特征,望远镜位于怀柔太阳观测站,此数据为1994年至至今的观测数据。
  • 表2列出了它们的有效温度、表面重力、金属丰度、SDSS i z波段的信噪比以及它们锂线的有无情况。表3列出571颗结极冷矮星的运动学相关参数。
  • 表2列出了它们的有效温度、表面重力、金属丰度、SDSS i z波段的信噪比以及它们锂线的有无情况。表3列出571颗结极冷矮星的运动学相关参数。
  • 分类结果表包括视向速度值及其相关误差。列包括:A(J2000);DEC(J2000);来自Gaia DR3的Gaia源ID;G(mag)是Gaia的G星等;Multiplicity是分类结果;planID是来自LAMOST-MRS的计划名称;spID是来自LAMOST-MRS的光谱仪ID;fiberID是来自LAMOST-MRS的目标光纤ID;LMJM显示曝光开始时的本地修正儒略分;S/N代表所有像素的中位信噪比;RV1 (km/s),RV2 (km/s),和RV3 (km/s),是使用CCF计算出的RV值,并按照它们的值排序。表格的完整版本包含30,288行。
  • main表格:分类结果表包括视向速度值及其相关误差。列包括:A(J2000);DEC(J2000);来自Gaia DR3的Gaia源ID;G(mag)是Gaia的G星等;Multiplicity是分类结果;planID是来自LAMOST-MRS的计划名称;spID是来自LAMOST-MRS的光谱仪ID;fiberID是来自LAMOST-MRS的目标光纤ID;LMJM显示曝光开始时的本地修正儒略分;S/N代表所有像素的中位信噪比;RV1 (km/s),RV2 (km/s),和RV3 (km/s),是使用CCF计算出的RV值,并按照它们的值排序。表格的完整版本包含30,288行 ...
  • 南山25米射电望远镜为修正型卡塞格伦天线,1993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经过升级改造后口径扩大到26米,新的26米南山射电望远镜承担着重要的国际合作及国内重大课题的天文观测任务,是欧洲甚长基线干涉网、国际动力测地网 ...
  • 基于钙的红外三重线的恒星色球活动性数据集,包括了我们新定义的R与R+指数以及恒星的基本参数。
  • LAMOST DR12低分辨率A型恒星参数星表 第1.0版列出了2011年10月24日至2024年6月3日期间LAMOST低分辨率巡天获得A型恒星光谱参数星表。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