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要开展脉冲、活动星系核、分子谱线及日变源巡天和监测等多项课题,支持银面磁场巡天、木星研究等观测。
    NSRT数据集包括脉冲、分子谱线和日变源观测数据,NSRT从2010年1月开始使用18厘米制冷接收机和DFB对近300颗脉冲进行测时观测,DFB数据产生于2010年,每年的原始数据20TB左右。
  • 这是一个新发现的共生候选体星表。我们提供了相应的赤经赤纬和相关的星等信息。此星表的共生双星候选体是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得到的。
  • 我们使用机器学习技术有效的识别了新的共生。这是一个新发现的共生候选体星表。我们提供了相应的赤经赤纬和相关的星等信息。
  • 使用公开的WISE数据,我编辑了一个全天的年轻候选体星表,包含超过20000颗年轻候选体。
    利用Gaia DR3的视差和自行信息,我在这个全天星表中选出了超过3000颗与63个近邻分子云成协的年轻候选体,并通过拟合这些年轻候选体的视差分布得到了这63个近邻分子云的准确距离。
    这里我释放了这些星表数据,包含全天年轻候选体星表,与分子云成协的年轻候选体星表和63个近邻分子云的距离星表。
  • 使用公开的WISE数据,我编辑了一个全天的年轻候选体星表,包含超过20000颗年轻候选体。
    利用Gaia DR3的视差和自行信息,我在这个全天星表中选出了超过3000颗与63个近邻分子云成协的年轻候选体,并通过拟合这些年轻候选体的视差分布得到了这63个近邻分子云的准确距离。
    这里我释放了这些星表数据,包含全天年轻候选体星表,与分子云成协的年轻候选体星表和63个近邻分子云的距离星表。
  • 由于这种图像显示方式对画面生成及显示有极高的要求,现在,360度×180度的全景画幅只应用在了极少数的科技娱乐场馆当中。
  • 我们早已熟悉了西方的88星座、中国的三垣四象二十八星宿,但我们并不知究竟有多少“民间星座”还隐藏在中国的乡间。
    在东北有“灶台”,在河北有“八角琉璃井”,在江浙有“稻筒”“踏车”,在两广有“扁担”“宝鸭”,在海南有“灯笼骨”“凉伞”……民间星座在一地一方人们当中口口相传,但这项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今天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
    网友可以通过中国虚拟天文台网站进行在线注册提交(网址:http://mystar.china-vo.org)。提交信息的有效性将由专家委员会进行评审。   (徐刚绘图) ...
  • 我们应用迁移学习方法和XGBoost算法对Pan-STARRS1 (PS1) 和AllWISE测光星表进行银面背景类星体选源,并使用Gaia自行判据排除恒星污染源,最终得到位于 |b|≤20∘内、包含 ...
    160946个源的银面背景类星体候选体星表。
  • 这个文件包含本文使用的43个GWAC光变曲线和4个耀发动画。也包含TESS和K2中的耀发和周期数据。
  • 此后15年间,共有550多颗高速先后被报,它们基本以超过每秒400公里的速度“奔跑”,最快甚至达到每秒1700公里。
    图1超高速“逃离”银河系的想象图(来自网络) 李荫碧等人计算了591颗高速过去若干年的轨,推测出它们可能的“出生地”和“诞生方式&rdquo ...
    研究团队还分析了这批高速的化学和运动学性质,发现它们是银晕里的高速,满足银晕恒星年龄老、金属丰度低、轨椭率和垂直振幅大等特点。
    图2591颗高速在银河系中的位置和运动轨示意图(国家天文台孔啸绘制) 此次,研究人员充分发挥LAMOST和Gaia各自优势,在高速搜寻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
    如需了解详情,可通过该网址:https://registry.china-vo.org/resource/101038或DOI号(10.12149/101038)进行查看。
  • 为推动我国行科学和行星探测领域的机构、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的广泛交流,展示最新科研成果,开发科研新思路,探索未来行科学一级学科建设路,促进我国行科学人才的培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行物理专业委员会定于 ...
    2021年6月18日至21日在中国苏州举办2021年全国行科学大会。
    1.行科学研究前沿; 2.行星探测技术与装备研发; 3. 未来行星探测计划; 4. 行科学人才培养 | ...
  • 近期,来自北京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的研究团队,利用LAMOST光谱数据,并结合Fermi、Gaia以及TESS等国际上多个望远镜的数据,在双星系统中发现了一颗长轨周期的红背蜘蛛脉冲候选体 ...
    考虑到该系统较低的空间速度以及较长的轨周期,研究团队推测这颗毫秒脉冲可能是通过白矮星吸积诱导坍缩(AIC)形成,而不是通过经典的“再加速”理论形成。
    蜘蛛脉冲(spider pulsar)是指与非简并或弱简并伴星组成的双星系统中的毫秒脉冲。根据伴星质量的不同,蜘蛛脉冲分为红背脉冲和黑寡妇脉冲两种类型。
    蜘蛛脉冲在理解毫秒脉冲的形成、双星演化以及限制中子物态方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考虑到该系统较低的空间速度(20.94km/s)、较长轨周期(4.13天)以及系统的偏心率(0.05),研究团队推测这颗毫秒脉冲可能是通过白矮星吸积诱导坍缩(AIC)形成,这为毫秒脉冲可以通过AIC ...
  • 紫金山天文台的多通近红外太阳光谱仪(MISS)于上世纪 70 年代建成,经过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和 90 年代末及本世纪(最新 2015 年的改造升级)的更新,发展成现在的 5 个波段(Hα 6563 ...
  • 使用时,可将星图举起,使图上标注的方位与实际方向一致,就可按图索骥,从认识亮开始,一步步学习辨识各个星座。图中绘出了亮于4等的恒星和少部分5等,亮标注了中国星名。一些著名的深空天体也有体现。
  • 7月29日,由明天文台和中国虚拟天文台(China-VO)合作开展的明天文台公众超新搜寻项目(Popular Supernova Project,PSP)上线。
    这是基于国内业余天文观测数据策划实施的首个全民科学(Citizen Science)项目,业余天文队伍将与专业天文队伍合作寻找超新。 超新是恒星死亡时突然变亮的现象。
    但超新的出现没有规律,无法预测下一颗超新在哪爆发,科学家往往会错过它爆发的前几天。
    自2010年开始运行以来,明天文台超新小行搜索计划(SASP)已经独立最先发现超新30颗左右,有一批爱好者先后参与此项目并发现过属于自己的超新
    明天文台公众超新搜寻项目网址: http://psp.china-vo.org   相关媒体报: 国家天文台:国内首个天文全民科学计划上线,邀您共同发现超新 http://www.nao.cas.cn ...
  • 它不仅为天文爱好者提供了一个观测天体的参考时间表,也是一个学习和演示天体运行轨的实用平台。
    这些数据对应着天上30多亿个源,包括太阳系中的行、卫星、小行、彗星、恒星,弥漫在银河系中的星际介质以及遥远的河外星系。
    ESASky正迅速成为访问空间探测任务和大型地基观测设备所获取的天文数据资源的重要渠
    ESASky中文版网址:https://sky.esa.int/esasky/? ...
    frame=downloading Aladin Lite在线网址:https://aladin.cds.unistra.fr/AladinLite/ Lite plants-explorer在线网址 ...
  • 这里是处理后的多频数据文件。数据发表在 Shao et al. 2017, ApJ, 845, 138; Wang et al. 2019, ApJ, 887, 40 ...
  • 数据集中添加了一个我们在文章的附件中使用的示例表,每个表都对应于文章中每个分析部分中使用的样本。欢迎使用我们的数据。
  • 数据集中添加了一个我们在文章的附件中使用的示例表,每个表都对应于文章中每个分析部分中使用的样本。欢迎使用我们的数据。
  • 这些数据是论文“The precession and inclinational variation across the plane of the Milky Way revealed by open clusters”中的全天星团表和代码。这些文档由论文作者独立完成,用户可以参引该文章。数据注释在Readme.txt中,如您有更多问题,请发送电子邮件至作者:何治宏,hezh@mail.ustc.edu.cn.
  •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