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数据库提供了天马望远镜历年观测的谱线观测数据,频率覆盖L/C/Ku/K/Ka/Q波段,包含天马望远镜科学团队以及对外开放观测的数据,支撑恒星形成、天体化学、脉泽搜寻等多方面的科学研究。
  • 继上次成功探测到银河系中心黑洞周围磁星PSR J1745-2900的射电爆发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天马射电望远镜团组又取得了磁星Swift J1818.0-1607观测研究新进展。
    天马望远镜对该磁星进行双频率(2.25 GHz和8.60 GHz)同时监测研究,取得如下阶段性成果。 【1】仅用一台望远镜(即天马望远镜)对该磁星实现了频率覆盖跨度高达6 GHz的双频同时观测。
    天马望远镜除了探测到这颗磁星较常见的单峰和双峰平均轮廓外,还多次观测到鲜有报道的“三峰”平均轮廓。
    尽管和澳大利亚帕克斯望远镜的观测仅仅相隔3天,天马望远镜2020年7月21号探测到的模式变换现象却伴有剧烈的流量变化。
    有关磁星的后续监测还在天马望远镜进行,将进一步揭示这类天体奥秘。这项研究是在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支持下完成的。
  •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的天马望远镜团队充分发挥天马望远镜“一镜双频”的观测优势,通过分析天马望远镜在2019年1月开始对磁星XTE J1810-197开展的跨度900余天的2.25 ...
    天马望远镜团队充分发挥天马望远镜“一镜双频”的优势,从2019年1月开始,对XTE J1810-197开展了900余天的2.25/8.60 GHz双频同时观测研究。
    天马望远镜团队通过分析这些长达900余天观测数据的平均脉冲轮廓随时间和频率的变化情况,首次发现了XTE J1810-197在2018年爆发后的中间脉冲辐射。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沈志强研究员表示:“利用天马望远镜对磁星的观测研究工作还在按计划进行,并且已经发现了一系列其它有意思的现象。
    该项研究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马望远镜重大成果培育项目的支持。天马望远镜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充分保障了可靠观测数据的获得。
  • 近期,上海天文台科研团队利用天马65米射电望远镜首次探测到了碳氧离子射电复合线。基于此发现,该团队准确测量了M42电离区的碳氧离子丰度。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团队利用65米口径的天马望远镜首次探测到了来自星际空间的碳氧离子射电复合线。这一新发现是基于该团队利用天马望远镜正在开展的谱线搜寻项目。
    文章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刘训川博士主持了天马望远镜谱线搜寻项目。他表示:“我们利用天马望远镜同时探测到了数十条离子射电复合线,其中许多线不与任何原子谱线和分子谱线混叠。
    ”文章共同通讯作者、上海天文台刘铁研究员总结道:“正如审稿人所言,天马望远镜为这一新的重要发现提供了清晰明确的证据。
    ”刘铁研究员还指出,本次研究结果也证明了天马望远镜在天体化学研究方面的巨大潜力,天马望远镜谱线搜寻项目将继续对Orion KL及其它天体进行深度积分,达到前所未有的mK量级灵敏度。
  • 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将于9月建成、新疆110米射电望远镜QTT正在推进立项、天马65米射电望远镜、明安图射电频谱日像仪MUSER、天山腹地的天籁计划、中国大射电望远镜阵China-ART ...
    学科发展与跨领域合作 会议时间:2016年9月26—30日 日程安排:9月26日报到,27-29日学术研讨,30日离会 会议地点:新疆乌鲁木齐市 会议费用:会议免收注册费,代表交通和食宿费用自理 会议网址 ...
  • EAVN目前由21台射电望远镜组成,包括了中国6台、韩国4台和日本11台望远镜,上海天文台的天马望远镜是该观测网的重要台站,长期为全球的天文学家提供了高质量的观测数据。
    上海天文台沈志强研究员介绍说:“作为东亚VLBI网中能够承担毫米波段观测的最大口径的射电望远镜,上海65米口径天马望远镜的接收面积超过了其他望远镜的总和。
    天马望远镜的参与显著提高了东亚VLBI网的观测灵敏度,在保障探测更微弱信号的可靠性方面功不可没。
    天马望远镜是由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联合立项建造的一台具有多科学用途的世界级大型可转动射电望远镜,曾入选201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上海十大科技进展,曾获得2018年上海市科技进步特等奖。
    参加2017年银河系中心黑洞Sgr A*观测的东亚VLBI网台站及图像空间采样(红色部分代表天马望远镜相关基线)。    ...
  • 图2:对科学数据栏目的功能进行了细分 考虑到天文专业用户日常工作需要,中心对原有网站功能进行了整合。
    网站底部的致谢模板和使用指南,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使用网站数据资源与服务。 图3:特色服务成为专业人士的必备工具 社会公众及天文爱好者 中心重视科学数据在科普教育中的应用。
    新版网站增加了最新研发的日食计算器,为公众规划日食观测提供方便的信息查询。
    图4:网站列出了最新的公众科普活动 新版网站还增加了全站统一检索功能。
    网站功能还在不断优化,如您在使用的过程中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及时向我们反馈!
  • 该团队利用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天马望远镜)首次在星际空间探测到异氰酸(HNCO)、重水(HDO)和甲醇同位素(13CH3OH)三种新的分子脉泽,并揭示它们正在示踪(大质量恒星形成过程中的)由引力不稳定性导致的星周盘碎裂产生的旋臂吸积流及间歇吸积现象 ...
    陈曦教授介绍说:“三种新脉泽(HDO、HNCO和13CH3OH)是由上海天马望远镜在2019年3月份对一颗正处于6.7 GHz甲醇脉泽闪耀阶段的大质量年轻恒星天体(G358.93-0.03) ...
    天马望远镜对这些新脉泽辐射流量的监测发现,它们具有异常快速的光变(在1个月时间内经历了从爆发到极大再到最后消失的过程),这说明其可能是引力不稳定星周盘碎裂引起的间歇吸积现象。
    图2:天马望远镜监测获得的HDO,HNCO 和13CH3OH 三种脉泽成分的峰值流量随时间的变化。 这些脉泽成分辐射都展现了明显且快速的衰减现象,支持了大质量恒星形成的间歇吸积现象。
  • 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上海天文台等多个单位的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针对该领域的主要科学问题,使用65米天马望远镜,开展了大样本的分子谱线观测研究,扩大了红外暗云的探测样本;综合天体化学模拟和观测数据 ...
    该样本包含了银河系内的几十个红外暗云,观测波段是天马望远镜的K波段(18-26.5 GHz),主要探测的目标谱线是三条具有很强化学表征性的分子探针——氨分子(NH3)、硫化双碳( ...
    天马望远镜可长期稳定工作,且相较于此前的观测整体上具有更高灵敏度,从而为探测结果提供了有力保障。 该工作进一步通过天体化学数值模拟,并与观测数据进行比对,有效确定了红外暗云的化学演化时标。
    图1:在红外暗云SDC18.787-0.286探测到的各条谱线,背景为红外波段(WISE天文卫星在3.5-22微米波长范围内的公开数据)图像, 黄色圆圈表示天马望远镜的波束[2]覆盖范围。
  • Heavens-Above:进阶级、网站平台类 图3 Hevens-Above LOGO 如果您对人造卫星领域感兴趣,卫星追踪网站Heavens-Above可以为您提供丰富的卫星轨迹信息。
    万维望远镜中文软件版本下载地址:https://nadc.china-vo.org/wwt/home.htm web版本网址:http://worldwidetelescope.org/webclient ...
    ESASky中文版网址:https://sky.esa.int/esasky/? ...
    图13 Aladin Lite展示图 Aladin Desktop软件下载网址:https://aladin.cds.unistra.fr/java/nph-aladin.pl? ...
    frame=downloading Aladin Lite在线网址:https://aladin.cds.unistra.fr/AladinLite/ Lite plants-explorer在线网址 ...
  • 作为天文学科技领域云2015年面向公众的一项重要活动,第二届WWT宇宙漫游制作大赛网站正式上线。在线作品提交系统将于2月16日面向公众开放。
    关于大赛的更多信息请访问大赛网站(http://wwt.china-vo.org/tours2015) 或关注大赛官方微信(搜索:WWTinChina或扫描下图二维码)。
  • 最近,由国家授时中心乔海花副研究员(上海天文台天马望远镜特聘青年研究员)与上海天文台沈志强研究员,李娟研究员,SKA天文台Shari Breen博士,南京大学杨楷博士以及广州大学陈曦教授组成的国际合作团队 ...
    该团队利用天马望远镜对北天155个大质量恒星形成区进行搜寻,共探测到18个4.7 GHz激发态羟基脉泽,其中8个4.7 GHz羟基脉泽首次被探测到。
  • 经过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团队近三周的紧张准备,Gaia DR3 数据终于全部下载、入库、归档完毕,用户可以随时登录网站检索并下载数据。
    数据访问链接:https://nadc.china-vo.org/res/r102020/ 图1 Gaia DR3数据访问页面 点击图1中红色圈内的“数据发布网站” ...
    进入Gaia DR3数据发布网站,如图2。
    数据发布网站网址:https://www.cosmos.esa.int/web/gaia/dr3。
    图2 Gaia DR3发布网站页面截图(非完整页面,下拉有更多内容) 点击图1中绿色圈内的“在线检索”可进入NADC提供的在线检索服务,如图3。
  • 在国家天文台赵永恒老师的极力推动下,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的樊东卫博士等人与赵永恒老师一道开发了在线日食计算器网站(Eclipse Calculator)。
    可以便捷地查询某一地点日食发生的时间,网站地址:https://nadc.china-vo.org/eclipse/。 该网站集合了上下三千年的日食信息。
    此外,网站还可以获取日食带的详细地图,用户可在日食带范围内针对某一个观测点的观测信息进行查询。目前,该网站还在持续更新中,后续还会根据用户需求开发更多功能。
    网站上线同时,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还将该网站的元数据汇交至科技部中国科技资源共享网。具体信息请点击这里。 图1:在线日食计算器网站 ...
  • 网友可以通过中国虚拟天文台网站进行在线注册提交(网址:http://mystar.china-vo.org)。提交信息的有效性将由专家委员会进行评审。   (徐刚绘图) ...
  • 同时,令人遗憾的是,提交该图像的唯一一位用户圈选提交的疑似目标为历史图上方的恒星,多为管理员均认为无法认可其获得这一发现。随后,张宓将其上报CBAT、TNS。
  • 报名网址:https://nadc.china-vo.org/wwt/training2021/ 您可以登录培训网站提交报名信息,经确认报名申请表和缴费记录齐全后即为有效报名。
  • 培训采用网上在线报名方式,您可登录培训网站提交报名信息并缴纳培训费。会务组将及时确认并预定房间。培训学员的食宿由会务组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培训网址:https://nadc.china-vo.org/events/training2023/ 培训详情:2023年互动式天文教育全国教师培训,等你来参加!
  • 根据科学需求, DR9 v1.0在原来数据基础上做了如下更新:(1) 提供了连续谱归一化后的光谱数据产品;(2) 以Gaia和PANSTARR的数据为基础星表,构建了LAMOST天体目标的唯一标识UID ...
    图1 LAMOST DR9数据详情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为LAMOST DR9数据发布搭建了专门的数据发布平台,科学用户可登录网站(http://www.lamost.org/dr9/v1.0/) ...
  • 网址: http://iraf.noao.edu/ 2.
    网址: http://casa.nrao.edu/ 9.
    网址: http://www.fftw.org/ 6.
    桌面版本可以通过印度虚拟天文台网站获得。 网址: http://vo.iucaa.ernet.in/~voi/voplot.htm 3.
    网址: http://vostat.org/ 4.
  •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