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1983年6月11日巴布亚-新几内亚日全食的光谱数据,包括太阳极边缘光球连续(吸收)光谱、色球闪光谱和日冕光谱。数据保存成国际通用的fits格式。数据文件名包含观测数据信息。
-
-
Heavens-Above是一个由天文爱好者创建并运营的非营利网站,主要提供如国际空间站、星链、哈勃空间望远镜、无线电卫星等人造天体的轨迹计算和过境时间的预测信息,同时也提供一些彗星、小行星等天体的位置数据 ...是一个为天文观测提供气象预测信息的网站,它基于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EP) 的全球预测系统(Global ...天文通:入门级、小程序APP类 图7 天文通LOGO 如果您正想找一个准确全面的天文信息来源作为您创作时的天文“百科全书”,或许天文通会是您的好帮手。天文通APP下载:https://laysky.com/download.html 天文通小程序二维码: 5.它将全球各大天文台、天文望远镜、观测设备和探测器的科学数据都整合在一起,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探索宇宙。
-
3、投票次数限制:每个IP/ID每天可以投给任意作品总共6票,注册中国数字科技馆的账户可再多投4票,总10票。 4、提示:因投票页面较大,大家看到的作品是压缩后低分辨率的作品。
-
LAMOST DR3 光谱数据获得于2011 年10 月至2015 年6 月四年的巡天观测任务,共有575万条光谱对全球开放,其中包括466万条信噪比大于10的高质量光谱。依照国际惯例,LAMOST DR3经过保护期之后现对全球公众完全开放。任何对LAMOST DR3感兴趣的用户都可以在官网上查询和下载数据。DR3 官网 经过5年的正式巡天,LAMOST收集了约900万条光谱,这对于众多天文研究领域都是非常有价值的资源。科学家们利用获取的光谱创造出一个“数字银河”用来研究银河系的结构,形成和演化。
-
最近,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和新昌星空文化传媒合作,在万维望远镜(WWT)北京社区资源库里上线了一组360度×180度的新昌全景图,从鼓山公园、新昌体育场、翡翠山南复线、孝行路,还有孝行路十九峰路口等多个视角全方位地展现了如诗如画的新昌小城 ...用户可以根据提示更新软件,或直接在万维望远镜北京社区(wwt.china-vo.org)下载最新版本欣赏这套全景图,领略新昌风景。
-
为了进一步提高东亚天文学家和学生,尤其是中国天文学者的天文统计水平和R语言编程技巧,加强与国际同行在天文统计学、大数据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在东亚核心天文台办公室、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共同努力下,东亚天文统计学培训 ...培训主讲人Eric Feigelson是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杰出的统计学和天文学教授,最早的天文统计学发起者,30多年来孜孜不倦地全身心投入到天文统计学的发展中。他与统计学教授G.Jogesh Babu在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成立了天文统计系。2015年在Eric的推动下成立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天文信息学和天文统计学委员会,Eric担任首任主席,负责编辑在线天文统计学和天文信息学门户,并担任美国天文学会学报的第一个统计科学编辑。培训日程及更多详情请访问官网(点击阅读原文可直达): http://eawa2018.csp.escience.cn ...
-
从荷兰格罗宁根市传来消息,正在此举行的国际虚拟天文台联盟(IVOA)秋季年会上,中国虚拟天文台计划负责人、国家天文台崔辰州博士当选为联盟主席。 ...崔辰州博士 国际虚拟天文台联盟于2002年6月成立,致力于在全球推进和协调虚拟天文台的研究与发展,通过制定一系列数据互操作标准来促进天文数据的开放共享和使用。目前联盟有21个成员,包括20个VO项目(中国、阿根廷、亚美尼亚、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智利、欧洲、法国、德国、匈牙利、印度、意大利、日本、俄罗斯、南非、西班牙、乌克兰、英国和美国)以及欧洲空间局这个政府间组织 ...IVOA成员Logo全家福 中国天文学界2002年提出建设中国虚拟天文台(China-VO)的计划,同年加入国际虚拟天文台联盟。
-
盖亚卫星是在欧洲航天局伊巴谷卫星工作的基础上,希望解决现代天文学中最困难、最基本的一个问题:创建一个包括整个银河系和其它区域的大约10亿颗恒星的非常精确的三维地图。盖亚的大规模恒星普查为此提供了基本的观测数据,帮助天文学家理解银河系的起源、结构和演化历史等重要问题。盖亚卫星提供了一个在观测范围、准确性和完整性方面都前所未有的数据库。盖亚卫星于2013年底发射,本次数据释放是盖亚的第一次数据释放,是盖亚卫星于释放后14个月内的观测数据,包括了G星等亮于20.7等的超过十亿颗目标的天测和测光信息。
-
第四届宇宙漫游创作大赛颁奖典礼8月20日晚在广东实验中学体育馆和云端同时进行。典礼吸引了线上线下的大批观众进行观看并积极参与互动,大家共同见证了国内天文学领域最大规模和最高规格的视觉盛宴。本届大赛得到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数据驱动的天文科普教育工作组、广东省科技厅、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指导和支持,由中国天文学会、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办,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广东实验中学、广东天文学会、中国天文学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承办 ...借助先进的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把全球的天文数据互相联结起来,构成一个信息量无比丰富的“数字宇宙”,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通过任何方式都可以访问,这就是“虚拟天文台& ...基于万维望远镜的推广应用经验,我国科学家和教育专家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数据驱动的科普教育”理念,牵头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成立了“数据驱动的天文科普教育”工作组 ...获取大赛详细情况和完整奖项名单请访问大赛官网:wwt.china-vo.org/tours2019/。
-
,供全球天文学家使用。LAMOST继续保持发布光谱数和恒星参数星表总数国际第一的地位。图1 发布数据详情 为便于数据共享,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为LAMOST 科学数据提供归档、管理及发布等全方位的数据服务,并为LAMOST DR10数据集(v2.0版本)的公开发布搭建了专门的下载平台 ...,科学用户可登录国际发布网站(http://www.lamost.org/dr10)进行数据查询和下载。LAMOST数据的国际发布为助力全球天文学家基于LAMOST数据获取更多高质量的科学成果提供更大范围的数据支持,这将进一步持续提升LAMOST的国际影响力。
-
,供全球天文学家使用。LAMOST继续保持发布光谱数和恒星参数星表总数国际第一的地位。861万 为便于数据共享,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为LAMOST 科学数据提供归档、管理及发布等全方位的数据服务,并为LAMOST DR9数据集(v2.0版本)的公开发布搭建了专门的下载平台 ...,科学用户可登录国际发布网站(http://www.lamost.org/dr9)进行数据查询和下载。LAMOST数据的国际发布为助力全球天文学家基于LAMOST数据获取更多高质量的科学成果提供更大的数据支持,这将进一步提升LAMOST的国际影响力。
-
北京时间4月25日晚,在全世界天文学家的期待中,欧洲空间局盖亚任务小组进行了盖亚天文卫星(GAIA)的第二批数据发布(GAIA DR2)。项目组官方推特称发布前两分钟就有超过 256 个用户连接进行数据下载。来自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天文学家黄崧将其戏称为天文学界的“双十一”。相比2016年9月的第一批数据发布,这次的盖亚巡天数据覆盖更完全,细节更丰富。 盖亚第一张全天彩色图像。该图像是使用卫星获得的G、GBP和GRP三个波段的观测数据合成的。中国虚拟天文台作为国内专业天文数据的在线服务平台,早已加入到这个庞大的国际合作中,并已第一时间将GAIA DR2数据进行镜像(共计文件数62389个,数据量550GB),并完成了其数据与LAMOST DR5 ...完整数据下载路径 http://casdc.china-vo.org/mirror/gaia/dr2/ ...
-
盖亚卫星是在欧洲航天局伊巴谷卫星工作的基础上,希望解决现代天文学中最困难、最基本的一个问题:创建一个包括整个银河系和其它区域的大约10亿颗恒星的非常精确的三维地图。盖亚的大规模恒星普查为此提供了基本的观测数据,帮助天文学家理解银河系的起源、结构和演化历史等重要问题。盖亚卫星提供了一个在观测范围、准确性和完整性方面都前所未有的数据库。盖亚卫星于2013年底发射,本次数据释放是盖亚的第二次数据释放,是盖亚卫星于2014年7月25日至2016年5月23日期间(22个月)的观测数据,相对于第一次数据释放在完备度、性能、丰富度方面有明显的提升 ...
-
格林尼治时间9月14日9:30分,欧洲空间局盖亚任务小组进行了盖亚天文卫星(GAIA)的第一批数据发布(GAIA DR1)。图1 艺术家绘制的盖亚天文卫星想象图 ESA–D. Ducros, 2013 盖亚天文卫星于2013年12月19日发射升空,是欧洲空间局为进行太空探测设计的太空望远镜。盖亚探测的主要任务是观测十亿个天体目标,记录它们的位置、距离、运动和其他物理特征,建立有史以来最大的三维星表。盖亚项目计划在五年的时间内,对每一个目标天体进行70次的扫描观测,并研究它们的精确运动。 图2 根据盖亚观测数据绘制的高分辨率宇宙图景。更加完整的数据镜像下载,数据查询等功能将会尽快上线。希望中国的天文科学家可以使用全新的盖亚数据,做出更多的研究成果和科学发现! 图3 中国虚拟天文台提供盖亚相关数据服务 ...
-
盖亚卫星是在欧洲航天局伊巴谷卫星工作的基础上,希望解决现代天文学中最困难、最基本的一个问题:创建一个包括整个银河系和其它区域的大约10亿颗恒星的非常精确的三维地图。盖亚的大规模恒星普查将为此提供基本的观测数据,帮助天文学家理解银河系的起源、结构和演化历史等重要问题。盖亚卫星提供了一个在观测范围、准确性和完整性方面都前所未有的数据库。盖亚卫星于2013年底发射,本次数据释放是盖亚的第三次数据释放,是盖亚卫星于2014年7月25日开始观测后34个月的观测数据。
-
按照国际天文界惯例及《LAMOST光谱巡天数据政策》,近期,包含LAMOST先导巡天及正式巡天前四年的光谱数据——DR4数据集对全世界公开发布。科学用户可以登录http://dr4.lamost.org/国际发布网站进行数据查询和下载。这批数据已在2016年12月对国内天文学家和国际合作者率先发布,保护期过后,数据第一时间对全球开放共享。,LAMOST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天区覆盖连续、统计无偏大样本银河系光谱巡天,建立了全球最大的有传承价值的天体光谱数据库,利用这些海量光谱数据,天文学家在银河系形成、结构与演化及河外天体等重要前沿领域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国家天文台与阿里云携手成立“天文大数据联合研究中心”,以中国虚拟天文台(China-VO)主节点成功上云为标志,实现天文数据的全球读、全球写,打造出一个全生命周期的天文大数据管理与开放共享平台。
-
他们强调了开放科学、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希望各方通过愿景共享和联合科研,推动科学进步与可持续发展。图2 大会致辞 “人工智能驱动的全球分布式望远镜阵列”“人工智能模型在当今和未来天文学中的作用” “国际合作中可共享的数字基础设施及相关资源 ...图3 王坚院士报告 会上,国家天文台台长刘继峰研究员介绍了全球开放瞬变望远镜阵列(GOTTA)。白皮书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现代天文学中的核心作用,提出构建全球开放科学生态系统的综合框架,同时推动科学资源的公平共享与全球协作。印度、南非、亚美尼亚、俄罗斯、巴西,5个国家虚拟天文台项目的代表出席会议。
-
北京时间5月12日,国际科学期刊《科学》发表了围绕中国天眼FAST发现的最新成果,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领导的国际合作研究论文“一个重复快速射电暴周湍动环境中的磁场反转”,揭示了快速射电暴可能的双星起源 ...国家天文台李菂研究员(共同通讯作者)组织国际团队,利用美国绿岸望远镜和澳大利亚帕克斯望远镜对世界首例持续活跃快速射电暴FRB 20190520B进行了17个月的长期监测。在此次全球国际合作监测中,西悉尼大学代实研究员(共同第一作者)利用澳大利亚帕克斯望远镜和西弗吉尼亚大学Anna-Thomas(共同通讯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利用美国绿岸望远镜探测到FRB 20190520B ...
-
可前往http://wwt.china-vo.org/ 点击页面右侧的软件下载链接下载软件 作为数据驱动的天文科普教育的典范之作,万维望远镜平台在国内外的用户持续增加,影响力不断扩大。除此之外,新版万维望远镜平台还接入很多明星数据集,包括盖亚天文卫星第二次数据发布的巡天数据、曾引起全世界媒体关注的新视野号拍摄的冥王星及其卫星表面图景、我国主导的北京-亚利桑那巡天(BASS)数据集等等 ...新版万维望远镜启动界面 对接国际标准,实现数据直通 能够一次性接入如此多的数据集,增加海量新数据,最关键的一点在于中国虚拟天文台团队实现了万维望远镜平台对虚拟天文台HiPS标准这一国际通用的天文数据标准的支持 ...HiPS是一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支持海量天文数据分层可视化的虚拟天文台数据标准。北京-亚利桑那巡天拍摄的M101星系(BASS DR2图像) 海盗号拍摄的火星水手谷区域 新视野号拍摄的“冥王星之心”区域 盖亚天文卫星拍摄的银河系中心区域 ...
-
GCN官网已为EP建立专门的项目网页,介绍EP的基本情况和警报的订阅方法。至此,EP与GCN完成了实时警报链路的技术对接。GCN面向世界天文研究社区,在全球范围的空基和地基天文台、物理实验以及数千名天文学家之间分发天文警报。GCN是全球各类天文仪器发布伽玛射线暴(GRB)、引力波(GW)和高能中微子发现及其后随观测的公认平台和重要基础设施。图2已发布的 EP GCN Notice 图3已发布的 EP GCNCircular 目前EP已经通过警报和通报这两种方式向全球时域天文社区进行了多次观测信息发布,引导国际上多个空基和地基望远镜积极响应 ...展望未来 EP与GCN警报链路的成功对接促进了中国高能天文领域与国际时域天文领域的进一步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