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时间12月3日晚,欧洲航天局(ESA)发布了盖卫星(Gaia)第三版早期数据。
    图3:盖天文卫星第三批数据早期发布 版权:ESA; CC BY-SA 3.0 IGO 汉化: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目前已经完成source表的在线检索,检索界面为:https ...
    也可以进行锥形检索,例如:搜索ra=1度,dec=1度,半径为0.01度区域内的目标,可以通过构造网址:https://nadc.china-vo.org/data/data/gaiaedr3-source ...
  • 我国内地最终获评的命名提案团队成员是: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龚洋、张锦晨、王敏行、夏射天、谯亦可同学,来自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的赵斐助理研究员、张君波助理研究员、梁丽贤老师、范舟副研究员,和来自清华大学天文系的王雪凇副教授 ...
    另外19个系外行星系统的命名团队来自肯尼、泰国、智利、美国、西班牙、匈牙利、波多黎各、突尼斯、希腊、墨西哥、哥斯达黎加、哥伦比亚、巴林、澳大利亚、罗马尼、克罗地、喀麦隆和韩国。
  • 第二期的活动中,讲解员从近期天文热点话题“盖卫星第二次数据发布”开始介绍,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陆续介绍了“盖眼中的银河系”、“不同波段的银河系”、“银河系结构的认证”和“银河系与仙女座星系”等内容,带来一堂以“银河系”为主题的天文探索课。
    很多观众都是第一次接触万维望远镜,对这种“指尖上的望远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后纷纷向讲解员询问万维望远镜的下载网址,希望回家后能在自己的电脑上实践。
  • 卫星是在欧洲航天局伊巴谷卫星工作的基础上,希望解决现代天文学中最困难、最基本的一个问题:创建一个包括整个银河系和其它区域的大约10亿颗恒星的非常精确的三维地图。
    的大规模恒星普查为此提供了基本的观测数据,帮助天文学家理解银河系的起源、结构和演化历史等重要问题。盖卫星提供了一个在观测范围、准确性和完整性方面都前所未有的数据库。
    卫星于2013年底发射,本次数据释放是盖的第一次数据释放,是盖卫星于释放后14个月内的观测数据,包括了G星等亮于20.7等的超过十亿颗目标的天测和测光信息。
  • 图1 培训合影 国家天文台副台长、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主任赵公研究员致开班词。
    特别提示:本次培训报告的部分ppt可在培训网站上下载,网址为 https://nadc.china-vo.org/events/huijiao2023/ ...
  • 我们欢迎您将自己的看图情况发布在QQ空间或者微微信中,也感谢您以此来宣传PSP平台。
    好了,已经迫不及待了,您可以尝试做一下在线测试,过关了就会成为PSP大家庭的一员,开始您充满期待的搜索之旅啦~~~~ 如果您打算使用手机看图,可以试试这个网址https://nadc.china-vo.org ...
  • 数据资源1983年6月11日巴布-新几内日全食的光谱数据,包括太阳极边缘光球连续(吸收)光谱、色球闪光谱和日冕光谱。数据保存成国际通用的fits格式。数据文件名包含观测数据信息。
  • 卫星是在欧洲航天局伊巴谷卫星工作的基础上,希望解决现代天文学中最困难、最基本的一个问题:创建一个包括整个银河系和其它区域的大约10亿颗恒星的非常精确的三维地图。
    的大规模恒星普查为此提供了基本的观测数据,帮助天文学家理解银河系的起源、结构和演化历史等重要问题。盖卫星提供了一个在观测范围、准确性和完整性方面都前所未有的数据库。
    卫星于2013年底发射,本次数据释放是盖的第二次数据释放,是盖卫星于2014年7月25日至2016年5月23日期间(22个月)的观测数据,相对于第一次数据释放在完备度、性能、丰富度方面有明显的提升 ...
  • 卫星是在欧洲航天局伊巴谷卫星工作的基础上,希望解决现代天文学中最困难、最基本的一个问题:创建一个包括整个银河系和其它区域的大约10亿颗恒星的非常精确的三维地图。
    的大规模恒星普查将为此提供基本的观测数据,帮助天文学家理解银河系的起源、结构和演化历史等重要问题。盖卫星提供了一个在观测范围、准确性和完整性方面都前所未有的数据库。
    卫星于2013年底发射,本次数据释放是盖的第三次数据释放,是盖卫星于2014年7月25日开始观测后34个月的观测数据。
  • 北京时间4月25日晚,在全世界天文学家的期待中,欧洲空间局盖任务小组进行了盖天文卫星(GAIA)的第二批数据发布(GAIA DR2)。
    早在4月初,欧洲空间局盖天文卫星任务小组就曾发布预告,宣布GAIA DR2包含超过16.9亿颗恒星的位置及亮度信息、13.3亿颗恒星的视差和自行数据、约13.8亿颗恒星的颜色、超过七百万颗恒星的视向速度 ...
    相比2016年9月的第一批数据发布,这次的盖巡天数据覆盖更完全,细节更丰富。    盖第一张全天彩色图像。该图像是使用卫星获得的G、GBP和GRP三个波段的观测数据合成的。
    而今天,包括盖天文卫星在内诸多国内外大型天文项目的精彩呈现更向我们展示了团队合作的力量。   ...
    天文卫星项目相关工作人员合影 ESA 从最早1993年项目提出到2013年卫星发射升空,再到2016年9月第一批巡天数据发布,及至今日第二批巡天数据带来令人震撼的图景,盖项目组所获得的成果是从无数工程师 ...
  • 近期,国家天文台章博士、刘超研究员和邓李才研究员等利用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方法构建了恒星参数机器(Stellar Label Machine, SLAM),并利用SLAM精确计算了LAMOST DR5 ...
    等人发现该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能对很窄的参数范围内的恒星进行建模(例如有效温度从5500K-3800K),而无法扩展到更宽范围。
    因此章等人提出利用支持向量回归(一种非参数化回归模型)来改进这种数据驱动的恒星参数计算方法,构建了SLAM方法。
    等人挑选了APOGEE DR15和LAMOST DR5低分辨率光谱的共同观测源(主要是红巨星),以这些源的LAMOST光谱和APOGEE提供的恒星参数作为训练集,利用SLAM计算了LAMOST DR5 ...
  • 网址: http://fm.china-vo.org/ 6.
    网址: http://iraf.noao.edu/ 2.
    网址: http://casa.nrao.edu/ 9.
    网址: http://www.ggobi.org/ 4.
    网址: http://www.fftw.org/ 6.
  • 近期,研究人员利用我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并结合国际上的盖(Gaia)和开普勒(Kepler)空间望远镜数据,得到了行星半径分布随宿主恒星年龄和金属丰度的演化规律,加深了对于海王星结构的认知 ...
    ,为理解海王星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新的线索。
    演化模型认为,海王星由石质内核和厚厚的气体包层组成。在外部恒星的辐射(称为光致蒸发)或者行星内核储存的热量(称为行星核热)的作用下,部分海王星的大气包层被剥离,仅留下了石质内核,也就是超级地球。
    同时超级地球和海王星的数量比也越来越大,这也与演化理论的预期一致:部分海王星(气体矮巨星)被剥离大气,演变为超级地球。
    此外,研究发现海王星更倾向于出现在富铁和富镁/硅/钙的恒星周围,表明金属元素 (铁、镁、硅、钙等) 在海王星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ESDC主任Bruno Merín表示:“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让ESASky成为天文学家获取所有数据的入口
    ” ESASky中文版网址: https://sky.esa.int/? ...
  • 基于这一发现,团队通过与美国甚大阵列望远镜合作,在2020年7月完成角秒量级的精确定位,并探测到了一颗与之对应的致密的持续射电源(PRS)。
    此次FAST发现的FRB 20190520B与美国阿雷西望远镜2016年发现的FRB 20121102A非常相似。
  • 会议将重点介绍SKA国际进展、国内SKA已立项方向的进展情况及其它待立项方向的组织和准备情况,会议注册网址: https://docs.qq.com/form/page/DU1B4U0ZjemJOUUtG ...
  • 来自盖14.7亿恒星视差数据的发布对距离测量非常有帮助。尽管盖亚视差数据的精度很高,但这些恒星中的大多数都很遥远或微弱,因此它们的视差不确定性很大,不能简单地用视差的倒数来计算距离。
    这两种类型的估算都涉及方向相关的先验论,该先验论是根据盖所看到的银河系恒星的3D分布、颜色和星等的复杂模型构建的,即同时考虑星际消光和盖选择函数。
  • 格林尼治时间9月14日9:30分,欧洲空间局盖任务小组进行了盖天文卫星(GAIA)的第一批数据发布(GAIA DR1)。
    图1 艺术家绘制的盖天文卫星想象图    ESA–D. Ducros, 2013 盖天文卫星于2013年12月19日发射升空,是欧洲空间局为进行太空探测设计的太空望远镜。
    探测的主要任务是观测十亿个天体目标,记录它们的位置、距离、运动和其他物理特征,建立有史以来最大的三维星表。
    项目计划在五年的时间内,对每一个目标天体进行70次的扫描观测,并研究它们的精确运动。 图2 根据盖观测数据绘制的高分辨率宇宙图景。
    希望中国的天文科学家可以使用全新的盖数据,做出更多的研究成果和科学发现! 图3 中国虚拟天文台提供盖相关数据服务 ...
  • 国家天文台副台长、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主任赵公为评审会致辞。他表示,考核会的召开对及时总结中心各单位的工作成果有重要意义,同时希望本次会议能为中心的工作进一步指明方向。
    图2 评审会专家组 在会议的尾声,赵公副台长对共建单位的共同努力和专家组的宝贵建议表示感谢。同时他对中心后续的工作也提出了要求。
  •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NADC主任赵公,NADC前理事长赵刚,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总工程师迟学斌,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CCF高性能计算专委会秘书长张云泉,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高性能计算技术与应用发展部主任金钟 ...
    图1:签约现场 在参会领导和专家的共同见证下,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主任赵公研究员、北京北龙超级云计算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吴迪女士分别代表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和北龙超云在战略合作协议上签字。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