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与前沿科学研究所博士生张若羿和苑海波副教授利用LAMOST数百万颗恒星精确测量了银河系内从紫外到红外多波段消光系数,并研究了消光系数对恒星温度与消光大小的依赖性。
    研究团队使用Schlegel等人基于银河系尘埃热辐射构建SFD全天二维消光图,给出了经典值形式红化系数和相应消光系数。
    在考虑恒星温度与消光E(B-V)SFD大小的依赖性前提下,还建立了21个颜色红化系数函数R(Teff,E(B-V))。 图 1:21个色指数红化系数线性拟合结果。
    颜色对应恒星温度,白色圆点代表散点按x坐标分箱后的中值,黑线为白色圆点加权线性回归,图示线性函数的斜率则代表经典值红化系数。
    研究团队发现通常情况下消光越大、恒星温度越低,红化系数则越小;且滤光片通带越宽(如Gaia通带)或者波长越短(如GALEX通带),消光系数随恒星温度或消光大小的变化越显著。
  • 图1 该中子星双星系统艺术图,蓝色为中子星,红色的是其伴星红矮星(绘制:喻京川) 中子星是大质量恒星演化到生命末期,发生剧烈超新星爆炸后,在中心形成密度极高天体(如果把太阳压缩到直径为北京五环大小的球体内 ...
    自此之后,天文学家通过搜寻高速旋转中子星产生的脉冲信号来捕获中子星;或者通过观测双星系统中致密天体吸积伴星气体物质形成吸积盘,发出明亮的X射线来找到中子星;还可以通过探测中子星并合发出引力波发现中子星 ...
    如何找到合适方法发现这些宁静中子星或黑洞,是天文学家研究致密天体家族及其物理性质关键。
    研究团队在利用LAMOST时域巡天数据开展黑洞和中子星等致密天体搜寻计划时,通过视向速度监测方法发现了一个光谱不同于特殊双星系统。
    如需了解LAMOST数据更多详情或希望使用该数据,您可以访问如下网址:https://nadc.china-vo.org/res/resource/?tag=10。
  • 如果你确信自己拥有一“慧眼”,不妨到星明天文台和中国虚拟天文台合作开展星明天文台公众超新星搜寻项目中一试身手。
    如果你确信自己拥有一“慧眼”,不妨到星明天文台和中国虚拟天文台合作开展星明天文台公众超新星搜寻项目 (Popular Supernova Project,PSP)中一试身手。
    </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因此,该搜寻平台本质上就是一个网上看图平台
    ”</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事实上,建立一个公共搜寻平台,也是高兴在“玩”过程中得到启发。
    </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这让他意识到,中国天文爱好者数量很多,如果能建立一个类似的网络平台,就能满足更多人对天文观测热情。
  • 本数据列出了近20年文献中给出18组大质量黑洞-宿主星系关系,并将每一组关系代入模型计算得出宇宙随机引力波背景特征应变幅度、特征应变幅度频谱在低频段转折频率及转折谱指数等参数信息。
  •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宇宙学高性能异构模拟系统》(2017YFB0203301)支持下,完成并使用异构模拟系统软件PhotoNs,针对暗能量巡天项目,在国家超级计算昆山中心国产平台上,使用1024核心和加速设备 ...
    基于模拟结果,使用暗晕占据数模型,产生出本类银河系光度星系(L*星系)模拟星表。
  • 南极AST3望远镜第一次数据发布-图像,是南极AST3-1望远镜在2012年获得的图像数据,覆盖了2000平方度天区以及大小麦哲伦云,共包括14,460个区域数据图像。
  • 活动星系核寄宿于活动星系中心,其辐射光度可高达太阳光度万亿倍,是被公认20世纪60年代“四大发现”之一。
    现代基于活动星系核超大质量黑洞系统及纳赫兹引力波天文学,黑洞增长,超大质量黑洞与星系协同演化,宇宙探针等研究课题是国际前沿研究课题。
    比如活动星系核中心黑洞质量测量精度是多少,其对大样本活动星系核统计性质有哪些影响;黑洞(和黑洞)活动星系核环境是如何演变,环境演变能否回答观测上发现极端(反常)物理事件,如宽线存在奇异双峰结构 ...
    带着这些问题,卢开兴等人依托丽江2.4米望远镜,对宽线存在双峰结构且具有大幅度光变特征变脸活动星系核候选体和超大质量黑洞候选体NGC 5548开展了历时5年反响映射观测。
    他们从该研究中获得了 NGC 5548中心黑洞质量5次测量,多次黑洞质量测量弥散仅为13%,远小于历史测量弥散(41%)。
  • 科研论文中涉及图表、数据、动画、电影、模型、代码、软件等都可以寄存在这个平台上。 网址: http://paperdata.china-vo.org 2.
    IRAF具备强大可移植性,获得了广泛采用和扩展,在许多地面天文台及空间天文任务中成为数据还原、流水线处理标准平台
    CASA CASA是一款天文软件应用程序包,可以处理干涉和盘数据,可以满足类似ALMA、VLa这种下一代射电天文望远镜数据处理需求。
    XmdvTool XmdvTool是一个面向公共领域软件包,用于互动地可视化地探测多维变量数据。可以运行在各种平台上(UNIX/LINUX/MAC和Window平台)。
    还支持变量显示、图形总结、树状图、框图。用户可以根据自己需求更改图形和数据颜色。 网址: http://davis.wpi.edu/~xmdv/ 17.
  • 既然这个工作人人都可参与,为何不让大家像游戏一样都玩玩呢,天文如果玩起来一定会很开心,如此,PSP平台应运而生。可以这么说,PSP系统其实就是一个网上看图平台
    ,系统规定每张图最长判断时间是3分钟,您可以在搜索同时通过了解图片名称和拍摄时间来得知自己看图大概进度,不用担心自己判断是否准确,如果觉得可疑,尽可大胆点击“这是可疑目标!
    在页面中的“我记录”中是关于您搜索情况统计,我们希望这个统计最后一项百分比越大越好,但是希望倒数第二项百分比越小越好。
    我们欢迎您将自己看图情况发布在QQ空间或者微博微信中,也感谢您以此来宣传PSP平台
    好了,已经迫不及待了,您可以尝试做一下在线测试,过关了就会成为PSP大家庭一员,开始您充满期待搜索之旅啦~~~~ 如果您打算使用手机看图,可以试试这个网址https://nadc.china-vo.org ...
  • 为进一步巩固天文、地理、物理、科学、通用技术等相关学科教师,科技馆、科技活动中心、培训机构等从业人员天文基础知识和观测技能,提升其使用天文软件平台和AI开展教育活动,进行真实科学数据驱动教育,以及基于万维望远镜进行相关课程设计和开发能力 ...
    9:40-10:00 在万维望远镜中进行三维模型展示 10:20-10:40 在万维望远镜中进行数据可视化 10:40-11:10 优秀宇宙漫游是怎样炼成 ...
    14:40-15:00 基于天⽂数据推动数字化⼈才培养 15:00-15:20 科普作品选题、创作与传播 15:20-15: ...
    AI x 天文教育 7月21日, 学术报告厅 8:30-9:30 人工智能与天文课程开发 9:30-10:30 AI天文师示范课 ...
    重庆梧台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科学星球科技有限公司、南斗天文 培训信息 培训时间:2023年7月18-22日(18日报到,19-21日培训研讨,22号离会) 培训地点:西华师范大学华凤校区 培训网址 ...
  • 原子钟权重的大小是国际原子时归算时参数和衡量原子钟长期性能水平的标志。根据原子钟性能确定其权重,可以充分发挥性能优秀原子钟优势。
  • 卷首语 万维望远镜平台功能强大、操作简便,而想要做出一部优秀漫游,可能并不是一件容易事,需要不断在实践中摸索,总结经验。
    3D模型在万维望远镜中的应用 第四届大赛中涌现出多部讲述航天成就和介绍航天器漫游作品,天宫二号、东方红卫星、旅行者号等知名航天器3D模型在茫茫星海中运行画面给不少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图2:OBJ格式(左)与3DS格式(右)对比 如果你不知道去哪里找3D模型,这里为大家提供了一些网址可供参考: NASA 3D资源网:https://nasa3d.arc.nasa.gov/models ...
    右键点击导入后的3D模型--属性,可以找到模型位置、大小比例、角度信息,根据画面需要进行调整(鼠标直接拖动或输入精确位置),按住ctrl也可以拖动鼠标调整模型角度。
    这些字符分别代表了卫星编号、轨道数据时间点和轨道参数。 假设我们要模拟ISS运行情况,首先在网络上搜索它的TLE(参考网址:https://celestrak.com/)。
  • 利用中国天眼FAST望远镜对处于中子星系统中的脉冲星PSR B1534+12观测研究数据,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脉冲星团组科研人员首次发现该脉冲星存在弱态和爆发态这两种辐射状态(图1),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 ...
    图1:脉冲星PSR B1534+12单脉冲序列 中子星具有较高研究价值,在已发现近3000颗脉冲星中,只有9个中子星系统。
    中子星系统作为一类特殊双星系统,其主星和伴星均为中子星,此前研究在PSR B1534+12中观测到广义相对论预言岁差,精确测量了两个中子星质量,并对该脉冲星物态方程做出了限制。
    这种辐射现象在中子星系统中首次被发现。
    图2:脉冲星PSR B1534+12计时残差。红色,蓝色和黑色分别表示爆发态,弱态和两种状态结合计时结果 今后,科研人员将继续使用FAST对该中子星系统进行长时间监测。
  • 南极AST3望远镜第一次数据发布-巡天星表,是南极AST3-1望远镜在2012年获得的星表数据,覆盖了2000平方度天区以及大小麦哲伦云,星表数据共计16,165,061条。
  • 该工作利用LAMOST DR8中分辨率数据,研究了886颗观测次数大于6次早型星双星比例、质量比分布和周期分布,给出了早型星双星比例与有效温度、金属丰度和投影自转速度之间的关系,为研究早型星形成及演化 ...
    大部分早型星属于双星系统, 由早型星组成双星系统最终可能演化形成双中子星、黑洞-中子星、黑洞等引力波源。
    大质量双星统计性质对于追踪大质量恒星形成和限制双星星族性质至关重要,一直是天文学重点研究课题。
    该成果可以作为双星星族合成输入参数,进而理解致密双星形成及演化。 该研究成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为天文观测设备和研究计划提供数据与技术服务。
    如需了解LAMOST数据更多详情或希望使用该数据,您可以访问如下网址:https://nadc.china-vo.org/res/resource/?tag=10。
  • UCAC2包含,48330571个源(主要是恒星)位置和自行,并为这其中99.6%源提供了两微米全天巡天(2MASS)测光数据。
    该星表天区范围涵盖了赤经从-90°到+40°,在某些地区上升到+52°;这完全取代了2001年发布UCAC1。
    当前历元位置是从USNO 8英寸(0.2米)、配备4K CCD摄像机照相仪观测数据中获得的。
    位置精度为15–70毫角秒(mas),具体取决于源星等亮暗情况,估计位置系统误差为10mas或更低。
    对于12星等恒星,自行运动误差约为1–3毫角秒每年(mas/yr),对于16等较暗恒星,自行误差大约在4-7mas/yr。
  • 南极AST3望远镜第一次数据发布,是南极AST3-1望远镜在2012年获得的观测处理数据,采用SDSS i波段滤光片,覆盖了2000平方度天区以及大小麦哲伦云,包括图像、星表和光变曲线。
    图像数据包含了14,460个区域图像,星表数据共计16,165,061条,光变曲线数据共计1,972,054条。
  • NASA新视野号(New Horizons)飞船于2015年7月14日在最接近点前,捕捉到了这张冥王星最大卫星卡戎高分辨率的色彩增强照片。
    冥卫一又称卡戎(Charon),是冥王星第一个被发现卫星,因而被称为冥卫一。冥卫一也是冥王星最大卫星,其直径大致是冥王星直径一半,而质量差不多是冥王星八分之一。
    冥卫一大小(和质量)与它所绕转行星大小(和质量)之比如此之高,在太阳系中是独一无二,因此有人认为可以把冥卫一也称为是“矮行星”,并且冥卫一与冥王星还组成了一个所谓矮行星系统”。
    )》中由伊阿宋(Jason)和阿尔戈众英雄们驾驶寻找金羊毛探险船名字。
    Frank Baum ,1856-1919)作品《绿野仙踪》系列小说中的主人公,畅游了神奇奥兹国魔幻世界一位小女孩。
  • 使用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水切伦科夫探测器阵列(WCDA)收集508天数据和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平方公里阵列(KM2A)记录933天数据,我们展示了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 ...
    )探测到第一个甚高能和超高能γ射线源目录。
    该目录代表了赤纬−20◦ 至80◦天空覆盖范围内,对最敏感E>1TeV伽马射线测量。目录总共包含90个扩展大小小于2◦源 ,每个源显著性要求>5σ。对于每个源,我们提供其位置、扩展和光谱特性。
    此外,基于我们源关联标准,本研究提出了32个新TeV源。此外,本目录包含43个超高能γ射线源,E>100 TeV辐射显著性水平>4σ。
  • 南极AST3望远镜第一次数据发布-光变曲线,是南极AST3-1望远镜在2012年获得的观测处理数据,巡天覆盖了2000平方度区域以及大小麦哲伦云,共释放光变曲线1,972,054条。
  •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