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个新发现的共生候选体星表。我们提供了相应的赤经赤纬和相关的星等信息。此星表的共生双星候选体是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得到的。
  • 我们使用机器学习技术有效的识别了新的共生。这是一个新发现的共生候选体星表。我们提供了相应的赤经赤纬和相关的星等信息。
  • 展厅辅导员万望、陈丹给观众讲解和指导如何操作万维望远镜   第一期的活动内容基于《互动式天文教学指导丛书——小学天文教学》,以该课程的第一课《我们所在的位置》为主题,旨在引导观众熟悉万维望远镜的基本操作 ...
    科技馆的讲解员使用万维望远镜平台,配合专用的教材和课件,进行了生动的讲解,使听众能够拓展眼界,更加直观地认知和学习天文地理知识。
    利用万维望远镜平台中的海量天文数据,讲解员可以轻松展示丰富立体的宇宙图景,多波段展现宇宙星空。
    本次教学活动作为万维望远镜平台在科技馆领域的应用实例,充分展示了该平台的适应性,以及平台拥有的天文数据及教学资源的可用性和实用性。
    撰稿:展教部  万望 编辑:数字科技馆部 原载于武汉科学技术馆微信公众号 转载有修改 ...
  • “共享杯”大学生竞赛由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主办。
    竞赛创办的宗旨在于进一步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推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科技资源进高 校、进院所,加强大学生、研究生群体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认识、理解及运用,提高广大在校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
    选手们将从中国虚拟天文台、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 平台等渠道获取的天文和地学科学数据借助万维天文望远镜(WWT)进行可视化呈现,从不同层面开展分析研究,得出一定的科学结论。
    华中师范大学和国家天文台联合培养研究生万望完成的“漫步中国星空之紫微垣”获得一等奖,广州大学关凯莹、张嘉俊完成的“WWT脉冲天文数据 可视化”获得三等奖,华中师范大学周珊珊、杜康玉完成的“地震带的分布 ...
    ”和北京师范大学房小寒完成的“魔大陵五”获得优秀奖。
  • 使用公开的WISE数据,我编辑了一个全天的年轻候选体星表,包含超过20000颗年轻候选体。
    利用Gaia DR3的视差和自行信息,我在这个全天星表中选出了超过3000颗与63个近邻分子云成协的年轻候选体,并通过拟合这些年轻候选体的视差分布得到了这63个近邻分子云的准确距离。
    这里我释放了这些星表数据,包含全天年轻候选体星表,与分子云成协的年轻候选体星表和63个近邻分子云的距离星表。
  • 使用公开的WISE数据,我编辑了一个全天的年轻候选体星表,包含超过20000颗年轻候选体。
    利用Gaia DR3的视差和自行信息,我在这个全天星表中选出了超过3000颗与63个近邻分子云成协的年轻候选体,并通过拟合这些年轻候选体的视差分布得到了这63个近邻分子云的准确距离。
    这里我释放了这些星表数据,包含全天年轻候选体星表,与分子云成协的年轻候选体星表和63个近邻分子云的距离星表。
  • 发现经过: 12月8日中午,毛学、高伟、丁乙在当日凌晨拍摄的图像中,于大熊座方向的PGC 33464星系附近发现一超新候选体,未加滤镜的亮度为18.2等。
    发现者:毛学、高伟、丁乙、张宓、高兴。   ...
    TNS上报链接:https://wis-tns.weizmann.ac.il/object/2019wep   CBAT上报链接: http://www.cbat.eps.harvard.edu ...
    read=13337 ),证认该候选体为有着闪电离特征(flash-ionized signatures)的早期II型超新;在TNS网页,该候选体被详细分类为II-pec型超新,此候选体获得超新正式编号 ...
    ATel#13337公报原文   自2015年7月28日上线至今,公众超新搜寻项目已累计发现28颗超新及新候选体,其中20颗获得光谱证认。祝贺各位发现者!
  • 这个文件包含本文使用的43个GWAC光变曲线和4个耀发动画。也包含TESS和K2中的耀发和周期数据。
  •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宇宙学高性能异构模拟系统》(2017YFB0203301)支持下,完成并使用异构模拟系统软件PhotoNs,针对暗能量巡天项目,在国家超级计算昆山中心的国产平台上,使用1024核心和加速设备 ...
  • 使用时,可将星图举起,使图上标注的方位与实际方向一致,就可按图索骥,从认识亮开始,一步步学习辨识各个星座。图中绘出了亮于4等的恒星和少部分5等,亮标注了中国星名。一些著名的深空天体也有体现。
  • 中国虚拟天文台在“公众频道”已上线推出了“恒星检索展示平台”。该平台基于DSS数据可视化展示,可在线进行恒星数据检索。
    这是一扇足不出户、不分昼夜的观窗口,任何人只要能够通过浏览器上网登录中国虚拟天文台网站公众频道(http://public.china-vo.org/),就可以看到全天的恒星,甚至是星团、星云和星系。
    英仙座是著名的北天星座之一,每年秋天的夜晚在北天的银河能够较为容易地找到它,位于仙后座、仙女座的东面,有很多耀眼的亮
    登录平台在北天星空找到该星座之后,我们首先能注意到“人”字形的英仙座左下方有一团模糊的东西,让我们向前推动鼠标滚轮,拉近视角看看究竟。
    比如M45,昴星团,位于金牛座的疏散星团,至少肉眼可见其中的5颗,双筒镜中的理想天体。 同样星云也是恒星的诞生场所,下面是NGC6514,人马座三叶星云。
  • 随着平台的完善和应用深入,更多统计项将会陆续添加。 点击页面下方的“访问统计”即可进入统计模块。
  • 数据集中添加了一个我们在文章的附件中使用的示例表,每个表都对应于文章中每个分析部分中使用的样本。欢迎使用我们的数据。
  • 数据集中添加了一个我们在文章的附件中使用的示例表,每个表都对应于文章中每个分析部分中使用的样本。欢迎使用我们的数据。
  • 近期,山东大学威海校区石维彬副教授等人与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人员合作,利用LAMOST巡天光谱中的K巨星数据,进一步揭示了人马矮星系流附近的室女座过密区(Virgo Overdensity, VOD) ...
    论文第一作者为山东大学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硕士研究生闫化。论文链接:点击这里。
    研究人员对这两个区域成员过去80亿年的轨道进行分析,并绘制了它们位置点的密度分布图,发现两个区域的密度分布非常相似。
    图2:VOD与HAC的成员的元素丰度分布。
    图3:VOD和大小麦哲伦云(LMC、SMC)成员的[Fe/H]~[α/Fe]分布 该研究从轨道参数信息和化学演化上验证了人马座矮星系流附近的两个重要结构(VOD和HAC)可能存在共同的起源 ...
  • 近期,广州大学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大湾区分中心、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团队和西华师范大学团队、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的谈磊、梅盈、王锋、邓、柳志存、罗杨平、刘超和邓林华等人,开展了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热亚矮星的搜寻研究 ...
    论文链接:点击这里。 热亚矮星是位于赫罗图(HRD)上主序以下的核心烧氦,由于其演化阶段,被称为极端水平分支(EHB),搜索和识别热亚矮星以及构建热亚矮星目录是热亚矮星研究的一个热点方向。
  • 主要开展脉冲、活动星系核、分子谱线及日变源巡天和监测等多项课题,支持银道面磁场巡天、木星研究等观测。
    NSRT数据集包括脉冲、分子谱线和日变源观测数据,NSRT从2010年1月开始使用18厘米制冷接收机和DFB对近300颗脉冲进行测时观测,DFB数据产生于2010年,每年的原始数据20TB左右。
  • 截止日前,本平台注册用户数已经突破200个。
  • 北师大吴 江华、张文昭、高爽等老师,国家天文台信息与计算中心樊东卫、万望等人员参加了会见。 首先,P. Anandan院长等在WWT天象厅观看了WWT天象厅功能和作品展示。
  • 天文大数据分析处理挖掘,中国天文大数据处理及共享平台建设,天文大数据算法开发,射电天文和致密物理 | Astronomical big data analysis processing and mining ...
  •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