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3日至24日,由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承办的“高性能计算技术与天文科学应用培训”在国家天文台成功举行,来自台内外从事天文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等相关工作的共50名学员参加了此次培训。
23日上午,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常务副主任崔辰州研究员作了《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资源与服务》的报告,详细介绍了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的发展历程及现有的资源与服务情况。随后,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平台运行负责人李长华高级工程师详细向学员们介绍了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科学计算平台的设计理念及基于平台开展在线天文数据分析的方法及案例。
23日下午,国家天文台张彦霞研究员作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天文大数据分析》的报告,详细介绍了天文大数据时代面临的新挑战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图1 张彦霞研究员
24日上午,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的汤善江教授讲授了《GPU编程》及《MPI分布式编程》两门课程,通过两门课程的学习,让学员们了解掌握并行计算及异构计算技术,从而加速对大数据的分析处理。
图2 汤善江教授
24日下午,海光科技有限公司的鲁恬舒高级工程师作了《海光技术生态与科研应用》的报告,向学员详细介绍了国产GPU的发展现状以及海光DCU的产品路线、软件生态及科研应用情况。
图3 鲁恬舒高级工程师
通过此次培训,学员们普遍表示收获颇丰,既了解了很多天文大数据分析的工具与方法,也学习了并行计算、机器学习等大数据处理技术和思路,对于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图4 培训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