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发布Gaia DR3镜像数据
发布时间:
2022-06-24 09:47
修改时间:
2022-06-24 09:47
文章类别:
阅读次数:
12604

盖亚全天天体测量干涉仪(Global Astrometric Interferometer for Astrophysics,简写为Gaia)是欧洲空间局最重要的项目之一,是依巴谷天文卫星(Hipparcos)的后继天文卫星,它将人类的天体测量精度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它于2013年12月发射升空,几周后到达地月系统的第二拉格朗日点,于2014年7月开启了它的巡天任务。盖亚第三批数据(Gaia DR3)已于2022年6月13日正式释放。盖亚第三批数据(Gaia DR3)已于2022年6月13日正式释放。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正在紧张地进行数据引进镜像工作,已完成gaia_source表入库并提供在线检索服务。gaia_source表数据链接:https://nadc.china-vo.org/data/data/gaiadr3-source/f

图1  盖亚卫星,图源:https://www.oato.inaf.it/missione-gaia-la-early-third-data-release-giovedi-3-dicembre-1200-cet/

此次发布的星表是建立在2020年12月3日发布的盖亚第三批早期数据版本(Gaia EDR3)基础上。因为观测信息相同,所以Gaia DR3包含的天体测量和测光数据与Gaia EDR3的完全相同。不同之处是增加了一批天体物理参数、构建了一些特殊星表数据,比如:光谱相关的参数数据、变星星表、双星星表、太阳系内天体的信息等,并首次释放了展源(如星系)的数据。Gaia DR3新增内容具体包含:

1. 对15.9亿个源进行了分类,根据BP/RP光谱求出了4.7亿个天体的天体物理参数(Teff、logg、金属丰度([M/H])、消光(AG)、距离等)。其他基于BP/RP光谱的参数包含:

  • 2170万颗恒星的光谱型, 5.7万颗发射线恒星的分类;
  • 230万颗热恒星、9.4万颗超冷恒星的光谱参数、130万颗极冷恒星的活动性指数和2.35亿颗恒星的H-α发射线参数;
  • 1.28亿颗恒星的演化参数(质量和年龄);
  • 3.48亿个天体的天体物理参数(基于它们BP/RP光谱是不可分辨双星的假设);
  • 基于5600万个最弱天体分类源的自组织图(离群值)分析。


2. 从550万个天体的RVS光谱中获得的天体物理参数(Teff、logg、 [M/H]、12个元素的[X/M]等),包含约47万个弥漫星际带(DIB)。

3. 四种不同空间分辨率(HEALPix 层级分别为6、7、8和9级)的银河系全天总消光图。

4. 2.19亿个源的平均BP/RP谱,其中大多数源的星等G<17.6 mag。

5. 100万个质量优良源的平均RVS光谱。

6. 3300万颗恒星的平均视向速度和3200万个源的平均RVS波段星等(RVS<~14 mag且有效温度Teff在3100 K到14500 K范围内)。

7. 350万个GRVS<12 mag源的旋转速度。

8. 1050万个源的光变性质分析研究,除了分为24个光变类型外,以下候选体的详细光变类型在单独的表格中提供:

  • 造父变星(约1.5万);
  • 致密伴星(6306);
  • 食双星(218万);
  • 长周期变星(172万);
  • 引力透镜事件(363);
  • 行星凌星(214);
  • RR Lyrae变星(约27万);
  • 短周期变星(47万);
  • 类太阳自转调制变星(约47万);
  • 上主序(upper-MS)震荡变星(约5.4万);
  • 活动星系核AGN(约87万);

9. 约15.7万个太阳系源(包括31颗行星卫星)的信息,其中有约15.4万个天体的轨道解和单个历元观测,六万多个源的平均BP/RP反射光谱。

10. 约81.3万颗非单星(分别通过天体测量、光谱、掩食、轨道等信息挑选)。

11. 大约660万个类星体候选体,其中大多数都有红移估算值。

12. 分析了约110万颗类星体,检测到6万个寄主星系,并给出了其中1.5万个寄主星系的表面亮度轮廓。

13. 约480万颗星系候选体,其中100多万个有红移估算。

14. 用两个表面亮度轮廓模型分析了大约90万颗星系。

15. 盖亚-仙女座测光巡天(GAPS):包括了以仙女座星系为中心的5.5度半径范围内的120万个源的测光时间序列。

16. 盖亚合作团队发表的与Gaia DR3性能验证相关的一些表格。

 

数据背景:
观测数据获得的时间:Gaia DR3数据(Gaia EDR3和完整的Gaia DR3)基于2014年7月25日(UTC时间10:30)至2017年5月28日(UTC时间08:44)期间收集的数据,为期34个月。作为比较,Gaia DR2基于22个月的数据,而Gaia DR1基于Gaia常规运营阶段前14个月收集的观测结果。

参考厉元:每个Gaia数据发布的参考历元都是不同的,Gaia DR1的参考历元是J2015.0,Gaia DR2的参考历元是J2015.5,Gaia DR3(Gaia EDR3和完整的Gaia DR3)的参考历元为2016.0。

源标示符(source_id):Gaia中的源都是通过source_id识别的, 它包含了天体位置坐标的粗略信息,详细的构造方法请参考官方相关文件。同一个源在不同批次数据中的soruce_id可能会更改或者消失,请注意将Gaia DR1 DR2 DR3分别当做独立的,其source_id不可通用。随着Gaia数据不断更新,source_id逐渐变得稳定。

三角视差的系统差:与Gaia DR2相比,系统差整体变小。例如, 从河外源推断的视差零点约为-17μas。给出了视差零点的一个初步修正公式。

天体测量精度:下表总结、列出了不同亮度的源的天体测量精度。 Gaia数据中,6参数解决方案的不确定性平均略差于下表所述的5参数解决方案。中值2参数解(仅位置)不确定性为1-3 mas。

图2  天体测量精度

测光精度:下表总结、列出了不同亮度的源在三个波段(G、BP和RP)的测光精度。

图3  测光精度

RVS波段测光:G、BP波段和RP波段在Gaia EDR3的已经有过发布,RVS波段 在Gaia DR3中是新的。

 

更多详细内容参考盖亚官网链接:https://www.cosmos.esa.int/web/gaia/dr3

)
Yang Hanxi
(文章编辑: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