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对恒星“蛇”开展系列研究并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
2022-05-11 15:39
修改时间:
2022-05-11 15:26
文章类别:
阅读次数:
1522

2020年,三峡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中心田海俊在太阳邻域发现一巨型“蛇”状恒星结构,根据形状特征将其命名为恒星“蛇”(Stellar Snake)。该结构大小超过了600光年,年龄大约为三千至四千万年,属于年轻星族。随后,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国家天文台、北京大学等单位的合作者对恒星“蛇”的整体结构及其性质展开了深入研究,初步厘清了该结构的形成和演化历史。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期刊《皇家天文学会月刊》正式在线发表。论文链接:点击这里

图1. 恒星蛇在银道坐标系中的整体结构,其中包括11个星团,颜色标示了成员星的距离,右边的Part I为原恒星蛇的结构

三峡大学硕士研究生王凡为该成果的第一作者。她利用盖亚卫星最新的巡天数据(Gaia eDR3),对恒星蛇附近天区进行普查,共挖掘出了11746颗恒星蛇的候选成员星(其中包括11个星团),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结合我国LAMOST及国际上APOGEE、GALAH等最新的光谱巡天数据,团队对该结构的性质进行详细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1)该结构正在整体膨胀,且不同方向上膨胀率不同,其中在X方向上平均的膨胀年龄(约33Myr)与它的年龄高度一致(30-40Myr),但部分区域在Z方向上存在明显收缩的运动趋势;(2)恒星“蛇”的化学丰度与太阳的丰度相似;(3)除Trumpler 10和BBJ 1两个星团的运动积分量(Integral of Motion)略有不同外,其它九个星团基本一致,这说明恒星“蛇”的内部结构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扰动,导致局部区域呈现略微不同的演化历史;(4)通过与该区域CO气体分布的对比,没有发现气体与恒星结构存在显著的成协特征。

种种迹象表明,恒星“蛇”形成于太阳邻域一纤维状巨型分子云,其中的分子云核发生碎裂、收缩逐步形成恒星及星团,经过千万年的演化,成员星周围的气体基本消散殆尽。局部区域可能经历过大质量恒星死亡时超新星爆发引起的动力学扰动,导致局部区域呈现不同的动力学特征。拥有超过一万颗成员星,恒星“蛇”有望成为研究太阳邻域同年代恒星形成、恒星物理、银盘结构及环境演化等问题的理想实验室。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基金(11873034、12011530421)以及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2019CFA087)等项目的支持。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为天文观测设备和研究计划提供数据与技术服务。

)
Yang Hanxi
(文章编辑: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