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ADS
发布时间:
2019-04-23 10:44
修改时间:
2020-04-27 11:05
文章类别:
阅读次数:
8729

ADS美国天体物理数据系统(The SAO/NASA Astrophysics Data System)的缩写。我第一次知道这个系统是在15年前。当时我因为要做文献综述而大量检索论文,物理学科期刊对论文下载权限和数量的限制带来诸多不便,历史文献分散在各地也令人发愁。我偶然被搜索引擎带到ADS网站,发现天文学科的论文数据竟然如此便捷开放。这个囊括了世界各国天文期刊、台刊、年报、会议文集、甚至图书信息的数据库居然不需要注册就能随意检索,而且其中绝大部分文章可以直接下载全文!那时的我觉得这就是世界大同的模样。正是折服于这个网站所展现出来的开放与友好,我对天文这个学科好感倍增,并最终成为其中的一员。

ADS页面

 

ADS系统的开发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旨在为天体物理领域的科研论文建立索引,为研究者提供方便。团队一方面扫描资料室中尘封已久的历史文献,提供全文检索和下载,另一方面与现代出版机构合作,收录最新期刊和会议论文摘要。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个系统虽然由美国宇航局(NASA)资助,但面向全世界开放服务。因此在1994年系统接入互联网之后,很快就成为这个学科无可替代的重要工具。

ADS系统目前是由史密松天体物理台运营维护。25年来已经收录了一千四百多万条文献记录。覆盖了天体物理的几乎所有学科。每条记录都包含丰富的信息,从常见的标题、摘要、出版时间,到不常见的数据链接、引用关系……全面收集了研究者所需的各种元信息。它提供的检索方式也十分灵活多样,能够有效地提升研究者的工作效率。从前在资料室和图书馆书架前经年累月的翻查浏览都变成了网站页面中的输入点击,省下无数的时间心力。不仅如此,为了方便全世界同行的访问,团队先后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建立了10个地区镜像站。这极大地方便了小型研究单位和欠发达国家的天文研究者。直到今天,ADS仍是所有基础学科中最为成熟和全面的文献检索系统。

 

 

 

这个系统得以如此强大,其幕后英雄是美国高能天体物理学家史蒂夫(注:标准译法应为史蒂芬,但大家都叫他Steve,因此文中使用史蒂夫)。他是一名资深的X射线天文学家,参与的项目涵盖了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几颗X射线卫星——乌呼鲁(Uhuru),爱因斯坦天文台,ROSAT,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他从事的工作也跨越了软件开发、硬件研制、以及科学研究等各个环节。相比之下,ADS系统的开发只是他精彩生涯中的一颗无心之柳。但这项工作的价值和影响远远超出了他的研究领域。史蒂夫从1992年起就担任ADS系统的首席科学家直到他2015年过世。可以说,他是ADS系统的缔造者和守护者。

 

美国高能天体物理学家史蒂芬
Stephen S. Murray(1944-2015)

 

 

但他在这方面留下的记录并不多。我不知道他为这个系统付出过多大的努力。这里只能以我自己的经历提供一个小小的注脚。我在意大利读博期间有幸参与了他领导的一个国际合作项目:宽场X射线望远镜(WFXT)。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X射线巡天项目,包括诺奖得主贾科尼在内的项目成员奔走呼吁近20年,却由于各种原因始终未获关键资助。2009年,我在开项目年会时意外得知他就是ADS的负责人。便厚着脸皮用Graphviz 绘制了论文间的引用关系树去找他聊了几句我对ADS的想法。一旁的Martin Weisskopf老爷子跟他还开玩笑说,要不你招他给你干活吧。史蒂夫转头跟他说了些什么,我没太听懂(我不太习惯他的美国口音)。不过如今新版的ADS系统中已经增加了相应的功能——作者网络图(Author Network)和论文网络图(Paper Network),而且是以更加高级的方式呈现。他似乎真的记下了当年那个腼腆的中国学生所提的需求。

 

作者当年给史蒂夫展示的论文引用关系树

箭头表示引用关系,圈中数字为引用数

 

 

经典的ADS系统在运行了十几年之后,检索技术和架构都已无法满足当前的需要。自2011年起,ADS团队就开始着手开发全新的系统和界面,以适应新的平台和网络环境。新版系统采用全新的搜索引擎,简化的搜索界面,而且支持全文搜索(之前只能搜索摘要),还提供全功能的API接口,能够提供更加便捷细致的服务。此外,为了应对与日俱增的访问需求,新系统也迁移到亚马逊公司的AWS云平台上来保证稳定的服务。在经过3年的公测之后,新版ADS终于要在今年转正了,经典网站将在5月31日终止服务。对于老用户来说,这是个伤感的时刻,和史蒂夫离开我们的瞬间一样,终究会到来。而对于新的开发者和用户,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ADS全新界面

 

 

在天文界,ADS网站这样造福同行的系统并不是绝无仅有的案例。事实上,它的成功也有赖于整个学科的支持和分享。期刊数据需要各专业杂志的配合,论文全文则来自预印本网站arXiv的用户上传,科学数据托管则是由法国CDS星表库提供服务。正因为这些遍布全球的专业团队开诚布公的合作,天文学家们才得以集合全世界的才智揭开宇宙深处的奥秘。也正是因为在这个领域中经常能看到这样值得尊敬的同行和工作,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当年的选择。

 

 

 

 

后记

 

在我印象里,史蒂夫是个体格健壮、和蔼坦率的老爷子。2015年8月我收到合作者发来的讣告时感到十分意外。一直想为他写点什么,但迟迟没有动笔。如今,新版ADS即将上线,崔博士约我撰文介绍,便借此机会表达一下我的怀念:史蒂夫的工作给了我诸多助益,而我现在能做的,就是替他去探索更遥远的世界。

 

阿尔卑斯山下的意大利山村Sesto

2009年,作者在这里第一次见到史蒂夫

 

本文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天文学系余恒博士   

)
Yang Hanxi
(文章编辑: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