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京大学吴学兵教授领导的团队共发现了21个变脸类星体,红移在0.08到0.58之间,其中10个是利用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光谱巡天数据发现的。这是首次在国际上大规模地发现变脸活动星系核,使得这类天体的数目增加了一倍。研究论文于近期在著名国际天文期刊《天体物理学报》(ApJ)上发表,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杨倩为第一作者。
类星体作为宇宙中发光最强的活动星系核,是研究遥远宇宙的重要探针,其巨大能量来自中心超大质量黑洞吸积周围物质所释放出的引力能。按照光谱型态的不同,活动星系核一般被分为两类,有宽发射线的I型活动星系核和只有窄发射线的II型活动星系核。
极少数活动星系核光谱中的宽发射线在几年时间内会消失,有的甚至在随后几年内又重新出现宽发射线,这些在短时间内光谱型态发生显著变化的特殊天体被称为变脸(changing-look)活动星系核。这些观测现象挑战了普遍认可的活动星系核统一模型。根据此模型,有宽发射线的I型活动星系核与只有窄发射线的II型活动星系核主要是由于相对观测者视线方向的不同所致,短期内二者是很难相互转化的。
“变脸”类星体核心区域示意图,中心为超大质量黑洞和吸积盘
(图片来源于耶鲁大学 Michael Helfenbein)
目前对于这些天体“变脸”的物理机制还存在争议,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解释:第一种解释是不同时候的状态变化是由于大量的物质运动而造成的遮挡效应不同;第二种解释是这种转变是活动星系核超大质量黑洞在不同时期的吸积率变化造成的;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是一颗恒星被超大质量黑洞潮汐瓦解造成黑洞吸积的状态在宁静和活动之间转换。
北京大学团队发现的变脸类星体的转变时标约为1年到13年,证实了在短时间内这些天体的剧烈变化。当这些类星体的活动“开启”(或“熄灭”)时,伴随着连续谱辐射在光学和红外波段的增亮(或变暗)。其中10个类星体的光学和红外波段的光变幅度与不同的遮挡消光机制(即上面所提第一种解释)有3σ置信度以上的不符合。此外,这些源在光学波段的颜色是“越亮越蓝”,在中红外波段的颜色却是“越亮越红”。这一现象可能是由于当活动星系核的活动变得剧烈时,长波端中红外辐射比短波段中红外辐射会更加明显地受到热尘埃辐射影响所造成的。
左图:一个新发现的变脸类星体J1115+0544的光学和中红外波段光变曲线,相同颜色代表同一波段的光变。
右图:该变脸类星体间隔十几年的光谱变化。上半部分图中黑色为美国斯隆数字巡天(SDSS)光谱,蓝色为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光谱。下半部分给出了两次观测光谱的差异。
活动星系核变脸的物理机制对于研究活动星系核的演化至关重要。目前,北京大学团队正利用国内外望远镜对许多变脸类星体候选体进行光谱观测,有望发现更多的变脸类星体,促进对其变脸物理机制的理解。本研究得到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经费支持。
论文链接(点击阅读原文):http://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3847/1538-4357/aaca3a
中国虚拟天文台团队为LAMOST提供科学数据的归档、管理及发布等全方位数据服务。
原作者:LAMOST中心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