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天文台核心成员启程参加南极科考
发布时间:
2015-11-04 17:06
修改时间:
2015-11-06 18:56
文章类别:
阅读次数:
41405

虚拟天文台核心成员、“国家天文台—天津大学天文信息技术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天津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于策将启程参加我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于策作为此次南极科考天文组的核心成员,将登上位于南极大陆最高点的昆仑科考站,执行“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观测数据分析处理系统以及能源保障平台、台址监测气象站等设备系统的安装、升级与维护任务。

我国自2011年第28次南极科考开始在昆仑站附近“穹顶A”观测点安装了“南极巡天望远镜”进行大规模天文观测,当时为望远镜提供数据分析处理技术支撑的就是于策所在团队研发的第一代AST3观测数据分析处理系统。这一次科考,于策将前往昆仑站为“南极巡天望远镜”安装最新一代的AST3观测数据分析处理系统,将为中国“南极巡天望远镜”提供最强“大脑”。作为望远镜“大脑”的数据分析处理系统需要面对诸多技术挑战:在自然环境恶劣,低温低压、无人值守的情况下,要求整个系统能够在一年甚至更长时间内连续无故障地稳定工作;在观测图像连续获取的极短时间间隔内,必须完成上一幅图像数据的现场分析处理工作,要求数据处理系统必须具有高效的分析处理能力;观测点能源供应极为紧张,包括存储系统在内整个系统功耗要降到最低;观测数据向国内远程传送仅能通过美国铱星公司的“铱星”全球性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带宽低且价格高昂,需要优化工作模式与调度策略。

今年7月份,经由中国南极天文中心安排,于策首先赴西藏,在拉萨和羊八井两地参加了近一个月的高原集训,在通过了各项检测和考核后于9月份接到通知成为我国第32次南极科考的正式队员。此次将前往南极昆仑站的科考队成员共28人,其中天文科考队员仅2人。于策将于11月4日到上海报到,7日登上雪龙号科考船出发,穿越南太平洋西风带,预计在12月初抵达我国南极中山站。而在完成卸货以及向内陆出发的准备工作后,科考队将于12月中旬开始艰苦的向位于“南极之巅”的昆仑站行进的征程。

从中山站到昆仑站直线距离1228公里,于策等28人只能通过雪地车行进,队员们将面临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低温、暴风雪、“极昼”下无日夜之分等考验,还有可能遇到非常危险的南极“白化天”。这种特殊的天气是由于太阳照射在南极冰盖的冰层后,又反射到低层的云层里,而低空云层中无数细小的雪晶又像千万个小镜子,将光线四散开来,这样来回反复地反射,使人的整个视界里天地白茫茫一片浑然一体,看不清景物,辨不明方向,甚至会产生错觉。

在预计经过2周的时间抵达昆仑站后,于策将承担完成天文观测保障平台系统、数据处理及望远镜运行控制系统、台址监测气象站等专用设备及计算机软硬件的升级安装和调试,并协助队友完成望远镜维护工作以及其他科考任务。在完成昆仑站科考任务后后,于策将再返回中山站,并计划于明年4月中旬才能回到国内。

于策在漠河对新一代AST3观测数据分析处理系统进行测试时的照片

)
米琳莹
(文章编辑: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