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现超新星 10月3日早晨,来自合肥的10岁小学生廖家铭如往常一样,打开中国虚拟天文台(China-VO)网站,登陆并使用在线超新星搜寻项目的功能,开始新一天的超新星搜寻。
    相关媒体报道: 腾讯科技:10岁小学生借助虚拟天文台发现超新星 http://tech.qq.com/a/20151008/055660.htm 网易新闻:合肥小学生廖家铭再次捕捉到两个疑似超新星 ...
    http://e.163.com/docs/10/2015091400/B3ECHRFB9001HRFC.html 国家天文台:10岁小学生发现超新星,虚拟天文台开启科研新模式 http://www.nao.cas.cn ...
  • 素有“天文界挑战杯”之称的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天文创新作品竞赛(CAIC,Chinese undergraduate Astronomical Innovation Contest) ...
    竞赛旨在激发调动全国高校大学生爱天文、学天文、用天文的兴趣与热情,丰富天文科普资源,帮助高校天文社团的发展和天文通识教育课程的开展,以期为我国天文科普教育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并为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做出贡献 ...
    漫画等多种天文科普形式,作品主题内容涉及天狼星的古今认知、搭载自主设计望远镜的微卫星在轨深空观测任务设计、基于月球和火星深空探测成果的数据可视化APP、探讨变星性质和分类的科学研究以及八大行星的卡通漫画等,充分体现了大学生的创造力与对天文科普的热情 ...
  • 统计发观了学生获取天文知识方式单一,天文基础设施缺乏,教育资源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以及半数以上的学生天文知识储备尚未达到《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等问题;揭示了多数学生拥有浓厚的天文兴趣和求知欲,80.34% ...
    学生重视天文学习等现象。
    ;和“感兴趣”的学生共73.00%,说明学生天文兴趣浓厚。
    图1 学生感兴趣的天文内容 (2)学生获取天文知识的方式单一 学生参加次数较多的活动是夜间观星和参观天文科普场馆。
    学生重视天文学习。
  • </p> <p>该项目的初衷是让任何对新天体搜索感兴趣的普通民众都有机会参与到专业的天文发现中来,即使您没有任何天文基础,哪怕您只是一名小学生
    其实并不是,一名小学生用不到1分钟就可以学会。简单的说就是在图像间找亮点,找不同。
  • 2019年3月21日,第六届“共享杯”大学生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创新大赛获奖名单在官方网站上公示,由中国虚拟天文台组织的参赛作品获得优秀奖4项。
    “共享杯”大学生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创新大赛由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主办,旨在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推动科技创新进校园、助力国家科技创新发展,培养在校大学生利用科技资源创新创业的能力和水平。   ...
    第六届“共享杯”大学生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创新大赛于2018年4月启动,共吸引来自全国2301个学生团队报名参赛,有效参赛作品1903件。
    中国虚拟天文台(China-VO)团队积极组织在校大学生、研究生设计开发参赛作品。
  • 学生们在学习一些基础知识并进行课外观测实践活动后,希望可以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大家便自然而然地有了创作冲动,也找到了作品的切入点。
    学生们使用后的心得体会 高二学生 卫佳莉 在接触到这个平台以后,我们得以在平台上清晰地了解到曾经向往却难以去具体直观地了解天体运动,天文现象,帮助我们可以更好地学习天文 ...
    ”通过参考往年的参赛作品,杨老师帮助学生们结合学过的知识寻找他们自己的兴趣点,通过头脑风暴等形式不断碰撞产生思维的火花。
    图2:学生们在居家期间坚持完善作品 未来 组织参加比赛只是激发学生探索兴趣、鼓励他们大胆创作的一次实践机会,如何更好地将万维望远镜融入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才是杨老师的终极目标所在 ...
    这个时候,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就是战友,为了同一个目标,肩并肩一起努力。
  • 但宇宙的广袤和抽象、太阳和地球的运动复杂需要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过于复杂,加上现有的教学条件缺乏有效的实践性活动支撑,因此过往学生对于这一章节的内容既熟悉又陌生。       ...
    这种形式不仅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学习内容,还调动起了他们参与地理课堂观察、讨论、探究、思考的积极性。   ...
    此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师也应积极鼓励学生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探索未知、解决问题。
    以“宇宙中的地球”为例,我将万维望远镜的基本使用方法教授给学生,再通过布置学习任务的形式,让学生通过WWT相关图片、动画归纳总结宇宙中地球的特征、地球运动的规律和影响。
    毛老师正在给学生们讲授天文知识           毛老师利用万维望远镜让地理课堂变得更加活泼、生动,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热情和学习兴趣。
  • 2014年12月11日,第二届“共享杯”大学生科技资源共享与创新实践竞赛(简称“共享杯”大学生竞赛)总结交流大会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 竞赛组委会成员单位代表、竞赛评审专家组代表及部分获奖选手参加了会议 ...
    “共享杯”大学生竞赛由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主办。
    竞赛创办的宗旨在于进一步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推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科技资源进高 校、进院所,加强大学生、研究生群体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认识、理解及运用,提高广大在校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
    本次竞赛自2014年5月15日启动以来,得到了全国各地大学生们的热烈响应。
    中国虚拟天文台(China-VO)团队积极组织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和中学生设计开发参赛作品。
  • 来自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东实验中学、广东广雅中学、广州市第五中学、第六中学、第十七中学和广州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的八十多位中学生、大学生和指导老师参加了观测活动。
    接着,学生们被分成两个大组,分别进行望远镜遥控观测和脉冲星距离的测量。测量脉冲星距离的环节首先是集中的讲解和讨论,随后学生们自由组合,3-4人一组上机操作,调取现场观测或历史数据进行距离测量的研究。
    从事天文科普工作几十年的广东天文学会常务理事秦孟立老校长感慨,以往只有天文专业的大学生或研究生才能接触到射电天文,如今中学生也能有机会亲身体验了。
    中科院新疆天文台组织了当地多所中小学生,通过远程视频连接,观摩了三次观测活动。在12日的观测活动中,河北师范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系也组织中学生加入了连线,进行观摩。
    12月6日前期培训 12月10日,师生探讨脉冲星消零现象的原因 Robert Hollow回答学生的英文提问 Matthew Kerr博士为学生讲解如何观测 代实博士与学生讨论脉冲星距离测量 ...
  • 一、预赛 2020年3月下旬,在全国各地设置20个左右的考点,组织全国中学生天文知识竞赛预赛。
    此外,广东省已于2019年12月举办广东省中学生天文知识竞赛暨2020年全国中学生天文知识竞赛广东省选拔赛,比赛优秀选手直接晋级全国全国中学生天文知识竞赛决赛。
    二、决赛 举办全国中学生天文知识竞赛决赛,参赛师生为300人左右,时长为5天,地点为广东省汕头市。
    三、国际比赛 代表中国参与三项国际天文奥赛赛事,三支队伍共计派出6-7名领队教师及18名参赛学生。比赛时间及比赛地点由国际赛事主办方于当年确定。 | ...
  • 图1:首届万维望远镜全国教师培训合影(二排右一为李冀老师) 学会使用万维望远镜,首先就对学生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大有裨益。
    ,更能让学生的心灵得到科学的滋养,从而吸引更多人走上天文或物理的研究之路。
    在竞技中提升综合素养 在经过了日常的积累和学习后,学生们的创作热情空前高涨,宇宙漫游创作大赛的举办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试炼场和舞台,也让我们有机会与全国各地的优秀创作者有更多机会交流切磋。
    第四届大赛开赛后,学院特别邀请了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的老师来校举办讲座,帮助学生快速掌握万维望远镜基础操作和漫游创作技巧;为取得名次的学生进行一定的奖金鼓励、资助获奖学生参加颁奖典礼等一系列政策&hellip ...
    ;…其终极目标都是为了能让学生开阔眼界、提升综合素养。
  • 近年来,学校联合国家天文台、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辽宁师范大学等科研单位、高校,构建了完善的科教联动机制,通过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天文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宇宙的热情,使学生在学习天文、观测天体的过程中养成求真 ...
    天文教室落成后,学校充分利用相关资源,积极组织学生学习天文知识,尝试使用万维望远镜制作宇宙漫游,并积极参加宇宙漫游创作大赛。在师生的努力下,学校在历届大赛中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斩获多项殊荣。
    学生们在参赛的过程中培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收获了大量的天文学知识,使综合素养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
    教师机及其他教学常用设施组成,具有极大的可扩展性,利用中心开发的《万维望远镜天文教学平台》可根据需要添加天文相关展陈设计和中心开发的其他天文数据互动软件资源,方便老师使用国际化的教学理念,实践STEAM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科学研究基础素养 ...
    它营造出相对专业的天文教学环境,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对天文知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有效辅助了地理、物理、科学等学科教学工作的开展。
  • 辽宁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陈建兴副院长、毛英臣副教授、洪许海讲师,大连市第一中学赵玉友副校长、赵飞耀老师,大连24中科技竞赛教练于喆老师,大连36中王晓东主任,沈阳市浑南区第三初级中学吕游老师以及来自辽宁赛区大中小学的参赛学生近 ...
    赵玉友副校长表示两部作品的视觉效果非常震撼,知识层面贴近中学学段水准,中学生完全有能力参与大赛的比拼。
    大连一中罗予聪同学在会后总结中写道:由万维望远镜而引出的宇宙方面的知识涉及极广,给我们青年人,尤其是对于像我这样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所接触和储备的天文知识很有限的学生弥补了相关知识的缺失。
    吕游老师表示,漫游创作大赛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和平台,通过参赛能够激发学生对天文、物理等学科的兴趣、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
    而作为中学老师,需要思考如何让学生由浅入深地了解万维望远镜,成为探索数字宇宙的一分子。
  • 万维望远镜可以为学生呈现真实的宇宙环境及物理模型,并通过其庞大的数据资源、多元化的操作形式和完备的互动体系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进行多方位的学习。
    ,让学生们有机会观察行星运动的真实状态,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点。
    学生们收获了与传统课堂截然不同的学习体验,在物理课堂上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同题异构的竞争没有为学生们带来创作上的困境,反而激起了他们的斗志。经此一战,两校学生最终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目前,我和学生们已经投入到第五届大赛的备战中。为了迎接国际赛的挑战,我们将主要围绕国际天文热点事件和中国星空与传统文化进行选题。希望我们的作品能够不负众望,在大赛中斩获佳绩!
  • 近日,我们联系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的乔翠兰老师以及在她指导下一起备战漫游大赛的学生们,在表达问候的同时,也聊起了她们在“战疫”时期的备赛故事。
    隔离病毒,不隔离热爱 乔老师本以为这个特殊时期可能会有部分学生的漫游创作会受到影响,而实际情况却大大超乎她的预料。
    因为疫情严重,所有的归家学生都需要居家隔离14-21天,但特殊的规定和要求并未影响他们的热情,每天互道平安后便投入到构思与创作中去。
    图2:乔老师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日常 漫游宇宙,与未来有约 在这次访谈中,许多同学都提到了参加漫游大赛的初衷。
    “未来我会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万维望远镜中资源丰富、功能强大,希望能够利用好这个平台为学生种下探索浩瀚宇宙的种子。”一位同学这样回答。
  • 由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虚拟天文台“台长”崔辰州策划并主编的《互动式天文教学指导丛书》致力于打造一套以万维望远镜平台为基础,以真实天文数据为资源驱动,符合不同年龄阶段教育阶段学生实际情况,激发学生对天文的热爱和兴趣的天文课程 ...
    《小学天文教学(教师用书)》为该丛书的小学卷,由华中师范大学乔翠兰博士、国家天文台李珊珊、河南大学附属中学杜康玉编著,适用小学4-6年级学生
    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设一学期天文教学课程。
  • 万维望远镜是如何在科学课上激发小学生们对宇宙探索热情的?听听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田春丽老师怎么说吧~ “小学生年龄小,对宇宙太空本身就感兴趣。
    利用万维望远镜来讲授天文相关知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知这些距离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遥远的抽象知识。” 为了更好地阐释万维望远镜在教学中的应用,田老师给我们展示了她最近刚刚制作完成的公开课。
    这节课讲授了首师大版《科学》第五册第五单元《星球探索》中与太阳系相关的知识点,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太阳系的中心,认识和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并了解八大行星的相关知识。
    她在给四年级的学生讲述地球相关知识时,就曾让孩子们在平台上观察地球的形态特点和运动方式等;在讲解日食、月食等特殊天象时,也可以利用软件进行演示,弥补了日常教学不便开展观测实践的缺憾;她还与国家天文台的李珊珊老师共同为天文社团的同学们上过万维望远镜操作的相关课程 ...
    ,鼓励学生制作宇宙漫游来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
  • 基于WWT的教学活动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变平面为立体,变部分为全景,变模拟为真实,展示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个真实而充满活力的全景式宇宙。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增强。
    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来控制展示的内容,并且可以自己制作内容。
    学生可以在光学、红外、射电、X射线、γ射线等不同波段的科学数据海洋中遨游,比较不同电磁波段下银河系的摸样;可以立体地去感受太阳系、恒星世界以及遥远的星系,站在冥王星上坐观太阳系内大大小小天体的运行,在数百万个小天体之间穿行 ...
    学生们更是可以在家中或者课堂上制作自己的天象节目,在天象厅中展示,讲述自己的科学故事,培养动手能力,激发科学兴趣。         ...
  • 学生能在天文馆中轻松“学天文、玩天文、看天文”。 天文馆中的万维天象厅是杭州高级中学的第二座万维天象厅。
    在该平台的支持下,老师可以将一个真实的数字宇宙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只需通过简单学习,便可以借助万维望远镜系统自主开展天文探究,利用其中独具特色的宇宙漫游功能进行项目式学习、小课题等活动。
  • 教师授课和学生练习需要HEASOFT、IRAF、DS9、JHelioview、Python、IDL等多种软件环境以及配套的数据。
    如果让每个学生都从零开始准备这些软件环境,无疑会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同时还很难保证学习环境的一致性,给课程开展带来诸多不便。
    选修该课程的学生登陆天文学科技领域云平台,利用标准模板在数分钟之内便可以创建一个完备的课程软件环境。China-VO还准备了使用手册并对授课教师进行了培训。
  •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