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质量恒星双星比例可达到70%,类太阳恒星双星的比例大约为44%,但它们仍然在双星星族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双星系统,两颗恒星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影响双星的命运。
    双星星族双星比例、质量比分布和周期分布等统计性质对进一步理解和研究双星演化、双星相关天体的形成、恒星及银河系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作用。
    但一直以来人们对双星星族的统计性质知之甚少,海量LAMOST中分辨率巡天光谱数据为研究双星星族的统计性质提供了可能性,尤其是对双星的质量比分布和双星比例的研究具有绝佳优势。
    在交叉相关图,通过两个峰值振幅之间的比例与双星的质量比的关系,可以计算得到双星的质量比。基于该方法,研究团队得到了A型、F型和G型恒星的双星星族质量比分布(图3)与密近双星比例。
    在上图,我们展示了我们样本A、F和G型双星(黑色方块、蓝色圆圈和红色三角形)的质量比分布。
  • 在此项研究,南山26米射电望远镜对于提高FRB定位精度起到了关键作用”。
    此次测量结果显示,这个FRB具有重复爆发性,它起源于漩涡星系M81的一个大量年老恒星构成的球状星团,距离地球大约1200万光年。
    这些研究进一步表明,FRB起源于磁场极强的致密中子星,并且辐射区极其致密,不到一个足球场的大小。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为天文观测设备和研究计划提供数据与技术服务。
    论文列表: 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4354-w 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0-021-01569-9 图 ...
  • 数据资源1987年-2011年怀柔多通道磁场望远镜常规观测的磁场数据,包括太阳光球和色球的纵向磁场,太阳光球矢量磁场。数据处理过程中对数据信息进行了完善和规范化,保存成国际通用的fits格式。
    资源包括软件程序,可以对数据进行读取和处理。其中文件名带有4861的数据是色球纵向磁场数据;文件名带有5324的数据是光球磁场数据。数据文件头内包含观测数据信息。
  •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张敬华、毕少兰教授及李亚光等人利用LAMOST DR4低分辨率光谱数据和Kepler 测光数据构建了一个包含5575颗FGK-型矮星的色球活动指标和光球活动指标的样本库。
    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天文期刊《天体物理学报增刊》(2020,ApJS,247,9) 。
    LAMOST大型光谱巡天项目为测量恒星色球层的Ca II线发射活动指标提供了大量数据,同时Kepler任务提供的高精度测光数据可以用来测量恒星光球层亮度变化。
    图1:不同光谱类型的恒星色球 Ca II 线发射强度指标(上)和光球亮度变化指标(下)分别与恒星转动周期的关系 ...
  • LAMOST色散光谱的分辨率为7500,其光谱波长范围为4950-5350埃(蓝端)和6300-6800埃(红端),红端正好包括研究磁活动的重要色球活动指标的H alpha谱线。
    张立云等人计算了200万条光谱的色球活动强度,发现2115颗恒星的8816条光谱具有明显的发射线,其中1521颗恒星的H alpha的等值宽度存在短时标(20分钟左右)和长时标(年)的演化。
    图1:LAMOST色散时序光谱数据,研究发现短时标20分钟具有明显磁活动的变化。
    图2:LAMOST色散光谱恒星H alpha强度与Kepler耀发振幅之间的关系,发现色球活动越强其耀发强度越大。
    未来张立云研究团队将继续利用LAMOST、低色散光谱数据统计大样本变星磁活动与其物理参数之间的规律。同时利用中分辨率时序光谱更加细致地研究色球活动的演化情况,进一步推动恒星发电机理论的发展。
  • 研究人员通过对2012年10月25日活动区11598一个U形暗条形成过程的研究,发现当一个暗条和与它相邻的色球纤维靠近时,它们之间会发生连续磁重联。
    这些都表明暗条和色球纤维的磁拓扑结构发生了改变。连续磁重联导致了一个较长U形暗条的形成,而在U形暗条形成期间,发生了两次主要的磁能释放。
    在这两次能量释放过程,从重联位置注入的等离子体为U形暗条的形成提供了一部分物质。 该研究表明连续磁重联导致了U形暗条的形成。
    展示了连续磁重联发生前后暗条和色球纤维磁拓扑结构的改变。 “F”和“CF”分别表示暗条和色球纤维。
    (c)绿色线和紫色线分别表示连续磁重联发生前的暗条和色球纤维。连续磁重联发生后所形成的U形暗条在(b)白色箭头所指位置以及(d)绿色线所示。
  • 近日《天体物理杂志通讯》《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发表了云南天文台抚仙湖太阳观测基地的一项研究成果,他们发现太阳宁静色球反而要比低层的光球转得快,这也是太阳宁静色球被小尺度磁活动加热的证据 ...
    抚仙湖太阳观测基地分析He I强度综合图,研究He I吸收线强度观测到的太阳色球的较差旋转。令人吃惊的是,色球的自转速度比它下面的光球层要快。
    通过研究宁静色球的自转特性,李可军研究员等推测,扎根在太阳表面下的差旋薄层内的、磁通量在(2.9–32.0)×10¹⁸Mx范围内的小尺度磁元加热宁静色球,使其呈现反常的温度升高 ...
    图2.He I强度在-200到100范围内的分布示意图 同时他们还解释了较差自转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什么太阳大气高层比低层转得快;为什么小尺度磁场确定的自转比大尺度磁场确定的自转快,且都快于光谱确定的自转 ...
    ;为什么强磁场在光球层会抑制较差,但在色球层会增强较差;为什么会观测到扭转振荡,等等。
  • 该工作利用LAMOST DR8分辨率数据,研究了886颗观测次数大于6次的早型星的双星比例、质量比分布和周期分布,给出了早型星双星比例与有效温度、金属丰度和投影自转速度之间的关系,为研究早型星的形成及演化 ...
    图1:内禀双星比与光谱型和金属丰度的关系 该研究通过LAMOST DR8886颗超过6次光谱观测的早型星样本,根据其有效温度、金属丰度和投影自转速度进行了分组研究,结合蒙特卡洛模拟的方法对观测数据进行了全面校正 ...
    截至2022年9月30日,LAMOST数据已通过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对外发布41次,其中国内发布33次,国际发布8次(DR 8 v2版数据已对全世界公开发布,DR 9 v1版数据已面向国内发布,DR 10 ...
  • 数据资源1987年-2011年怀柔多通道磁场望远镜常规观测的速度场数据,包括太阳光球和色球的纵向多普勒速度。数据处理过程中对数据信息进行了完善和规范化,保存成国际通用的fits格式。
    资源包括软件程序,可以对数据进行读取和处理。其中文件名带有4861的数据是色球纵向多普勒速度场数据;文件名带有5324的数据是光球球纵向多普勒速度场数据。数据文件头内包含观测数据信息。
  • 基于钙的红外三重线的恒星色球活动性数据集,包括了我们新定义的R与R+指数以及恒星的基本参数。
    1.0版本,存在极少量缺少Gaia星等数据的条目(66个),经查为Gaia对同一目标具有两个sourceid所致,特此修正。另外还添加了该数据库mrt格式文件以供使用。
  • 贵州大学张立云教授团队、美国巴特勒大学韩先明教授和贵州中医药大学皮青峰博士合作利用时序测光和LAMOST光谱等数据,针对四颗晚型食双星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了它们的轨道参数、光球黑子和色球活动性质。
    ,这不仅可以进一步确定食双星的物理参数和光球层黑子的演化规律,而且可以揭示恒星光球与色球活动之间的相关性。
    本文基于LAMOST光谱确定了四颗食双星样本的光谱型等参数,并利用综合光谱减技术对其色球活动指标(Hα和CaII H&K谱线)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其色球活动的强度。
    以其中一颗食双星V384 Ser为例(图1),图中上部的数据代表恒星色球层的贡献,谱线的发射表明该星存在弱的色球活动,同时通过比较不同时刻的光谱数据发现其色球活动强度存在一定的变化。
    下部绿色数据代表LAMOST望远镜观测所获得的光谱,红色数据是由LAMOST观测的不活动标准星所生成的综合光谱(代表恒星光球层的贡献);上部光谱是利用光谱减技术所获得的剩余光谱(代表恒星色球层的贡献)。
  • 2012年,日本学者前原裕之等人通过统计美国Kepler数据类太阳恒星(恒星表面温度以及重力与太阳都相似的恒星)的超级耀斑事件,发现类太阳恒星超级耀斑的爆发率与普通太阳耀斑爆发率具有相同的幂律指数结果 ...
    研究人员从TESS数据获取了由311颗类太阳恒星爆发的1272个超级耀斑事件。同时,7454颗TESS捕捉到的类太阳恒星在LAMOST的光谱数据中也得到了匹配。
    通过LAMOST的光谱数据,他们测量了这些恒星的色球活动程度。值得一提的是,恒星的色球活动与其黑子密切相关,其活动剧烈程度也与其磁场强度大致呈正比例关系。
    他们发现爆发超级耀斑的那些恒星要比没有爆发超级耀斑的恒星具有更高的色球活动程度,同时也具有更高的表面黑子占比。
    此外,他们发现爆发超级耀斑的类太阳恒星同太阳相比具有更剧烈的色球活动以及更大的黑子覆盖率。 图2:类太阳恒星的色球活动程度和表面黑子占比。
  • 近期,国家天文台项目研究员李婷等人利用云南澄江抚仙湖一米新真空望远镜(NVST)的观测数据,发现在太阳黑子附近的色球表观扇形喷流。
    色球扇形喷流最近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它是有序排列的磁结构中的色球物质同时向日冕喷射,通常在黑子亮桥上方以及半影附近。
    太阳色球是光球和日冕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媒介,色球研究对于理解日冕加热和太阳风加速均至关重要。通过对色球扇形喷流物质与磁场相互作用的研究,可以揭示黑子附近的三维磁场拓扑结构。
  • 近日,国家天文台房祥松博士等人利用LAMOST低分辨率光谱数据,研究分析了昴星团、鬼星团和毕星团300多颗成员星的磁活动时域变化特征,丰富了我们对年轻恒星磁活动的理解。
    (如Ca II HK线等)的额外发射来推测色球层活动区域如谱斑的特征参量;耀斑爆发导致的亮度及光谱特征的快速变化等信息也为我们理解磁活动提供了一个窗口等。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观察这些磁活动现象来揭开恒星内部磁场的产生机制及演化规律的神秘面纱,并理解在恒星结构和演化磁场所起的作用。
    发现如下特征: (1) 这三个星团的晚型恒星TiO2n和EWHα在各个时标上(从天到年)均存在变化,且以不规则变化为主。
    这些事实表明光球上黑子区域与色球活动区域具有空间相关性。但也有一些恒星并没有表现出上述相关性。
  • 赣榆精细结构望远镜口径为26cm, 在656.3纳米观测太阳色球,能够对太阳活动区快速成像。主要用来研究太阳耀斑的触发和释能、暗条爆发以及色球冲浪喷射等精细过程。
  • 银河系存在大量周期性变星,如食双星、激变变星、脉动变星等。其中很多周期性变星(特别是晚型恒星)可能与恒星的磁活动现象存在关联,如:恒星黑子、耀斑等。然而目前,天文学家对大部分变星的光谱性质并不了解。
    恒星光谱库与国内外测光巡天周期性变星星表(CSS、linear、kepler、ASAS、NSVS等)进行交叉证认,共获得了11,469颗变星(其中5398颗是食双星)的15,955条LAMOST光谱,确定了其物理参数,并计算了恒星色球活动指标 ...
    Hα、Hβ、Hγ、Hδ和CaII H谱线的等值宽度,分析了其色球活动这些工作对研究变星的演化有一定意义。
    光谱的活动食双星,如V1101 Her、HAT-192-0001481、RW Tri、LAMOST J164933.24+141255.0等进行后续的多色测光观测,确定了这些食双星的物理参数以及其光球和色球的活动性质 ...
  • 北京时间2022年9月23日凌晨,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天文》发布LAMOST黑洞猎手计划研究团队的一项重要发现。
    自此之后,天文学家通过搜寻高速旋转的中子星产生的脉冲信号来捕获中子星;或者通过观测双星系统致密天体吸积伴星的气体物质形成吸积盘,发出明亮的X射线来找到中子星;还可以通过探测双中子星并合发出的引力波发现中子星 ...
    对于那些既探测不到脉冲信号又没有发出X射线的宁静态中子星与宁静态黑洞一样,都是宇宙难以发现的、深藏不露的神秘天体,一直以来都是天文学家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另外,通过多波段的观测数据获知,该双星系统中的红矮星色球层活动比较活跃(如图2所示,红矮星外围的金边为色球层;外围火焰状的为日冕)。
    截至2022年9月30日,LAMOST数据已通过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对外发布41次,其中国内发布33次,国际发布8次(DR 8 v2版数据已对全世界公开发布,DR 9 v1版数据已面向国内发布,DR 10 ...
  • 使用离散傅立叶转换法拟合漩涡星系的悬臂,得到悬臂的性质。参见文章: The Carnegie-Irvine Galaxy Survey. VI. Quantifying Spiral Structure 作者:Yu S.-Y., Ho L.C., Barth A.J., Li Z.-Y. 表名: Properties of Spiral Arms ...
  • 图12023 DB2轨道图 近地小行星是一类非常特殊的太阳系小天体,与太阳最近距离不超过1.3天文单位(日地间的平均距离是一个天文单位),由于它们在轨道运行过程,很可能从地球附近掠过,所以它们是太阳系内对地球安全威胁最大的一类小天体 ...
    经全球各地多台设备后续观测后,确认2023 DB2的绝对星等为21.76等,对应直径约200米,大约有两个足球场大,绕太阳公转一周需1.06年,但它与地球轨道的最近距离远在3千万公里之外,是地月距离的80 ...
    未来,随着新疆天文台专业天文工作者和业余天文团队的进一步合作,有望在近地小天体的发现和研究作出更多贡献。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为观测设备和研究计划提供数据与技术服务。
  • 通过和国际上其它巡天(APOGEE、RAVE、GALAH)及之前的文献数据集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同源样本的SPCANet结果和参考集的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