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2009年7月22日,中国天文学联合中科院天文科普网络委员共同主办了“2009国际天文年日全食多路联合直播”活动。
    国际天文年中最壮观天象,7月22日日全食,的“东道主”地位,向世界展示中国天文学家和天文学界的整体形象,实现“长江日全食,全球看得见”的目标,作为2009国际天文年中国大陆地区核心活动之一,中国天文学联合中科院天文科普网络委员共同主办了 ...
    国际天文年官方网站对本次直播的封面报道 多路联合直播活动网站   直播在西藏错那、昆明、重庆、宜昌、武汉、安徽桐城、苏州、上海佘山月湖、上海洋山港、台北、北京共设置了11个直播点。
    直播相关网站点击量超过2.3亿,手机访问量超过7000万,1000多人通过下一代IPv6网络收看。直播活动的观众遍及全球,真正实现了“长江日全食,全球看得见”。
    联合直播技术架构 数十次筹备会中的一次 直播中心直播脚本节选   必须要“透露”的是,主导这次大规模直播的是一群天文爱好者和几百名大学生志愿者。
  • 欢迎有意向的媒体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加入我们,为大赛提供运营所需的资金、奖品等资源,同时您将有机会收获:赛事冠名权;多元化的品牌宣传及植入;大赛相关科教资源优先使用权;赛事衍生营销活动合作权等。
    目前,中国天文学、美国天文学、国际虚拟天文台联盟(The International Virtual Observatory Alliance, IVOA)与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天文学与社会发展办公室 ...
    配合赛事升级,大赛组委亦准备了多重惊喜: 创作主题不设限,品牌合作空间更大,合作方式更灵活。 大赛期间不定期举办线上线下教学培训及科普活动,品牌曝光时间更长、渠道更丰富。
    在第五届大赛中脱颖而出的选手及作品将有机代表中国参加首届国际赛,品牌曝光渠道专业性更强、影响力更大。
    如果您有意向参与赛事合作或希望了解更多资讯,可发邮件至:wwt-helpdesk@nao.cas.cn。
  • 首届国际赛由国际虚拟天文台联盟 (IVOA)、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天文学与社会发展办公室(IAU OAD)、美国天文学 (AAS)、中国天文学(CAS) 联合主办,是万维望远镜宇宙漫游创作大赛首次在国际范围内举行 ...
    ,也是我国天文届牵头发起的第一个国际赛事
    选手需首先参加地区赛的选拔,成绩优异且符合国际赛要求的作品,则将有机参加国际赛的比拼。地区赛由各个国家和地区相关组织申请主办,选手可在国际赛官方网站查看相关信息,并与本地区组委联系申请参赛。
    为鼓励各地组委积极参与活动、保证赛事的顺利进行,国际组委会在比赛的举办、软件的使用以及重要时间节点上都给出了指导意见和支持。
    组委官方推荐了China-VO版与AAS版两个版本的万维望远镜(WWT)软件供选手使用。
  • 今日,美国天文学正式致函IVOA和IAU天文与发展办公室,愿意共同主办首届国际万维望远镜宇宙漫游创作大赛,通过大赛助力“增进并分享人类对宇宙的科学认识”的使命。
    这也预示着由IVOA、IAU、AAS和中国天文学联合主办的首届国际万维望远镜宇宙漫游创作大赛正式拉开序幕。
    本届大赛是万维望远镜宇宙漫游创作大赛首次在国际范围内举行,为我国天文届牵头发起的第一个国际赛事。大赛基于万维望远镜软件平台开展,是面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开展的一项天文科技竞赛活动。
    此前该赛事由中国天文学和国家天文台联合主办,已在国内举办四届,吸引了众多爱好天文的公众和青少年的关注,参赛人数及作品数量不断攀升,在天文科普领域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为保障大赛的顺利开展,帮助选手更好地了解宇宙漫游创作技巧和赛事规则,2021年万维望远镜全国教师培训组委特别在今年的课程中增加了备赛解析环节,邀请相关专家介绍创作技巧,深度解读评审要点。
  • pwd=TGVSUWVUZGllK2ZlRW9rek0rQldWdz09 bilibili直播间地址:https://live.bilibili.com/22723375 (房间号:22723375, ...
    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 图2:bilibili直播间二维码 活动网站:https://nadc.china-vo.org/article/20211221171921(更多报告将陆续更新) 活动组织 ...
    : 主办:国家天文台、中国天文学信息化工作委员 承办: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国家天文台团委 协办: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 首场报告将由美国航天局(NASA)天体物理系统 ...
    图4:新版ADS网站主页 ADS提供的高级功能如何使用?功能的实现采用了哪些技术?这些功能如何助力研究者们更好地开展研究?……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 ...
  • 当我们被全景画面360度包围时,产生非常强烈的临场感。 360度×180度的全景图是在传统全景图基础上增加了从头到脚这一范围的180度画面。
    由于这种图像显示方式对画面生成及显示有极高的要求,现在,360度×180度的全景画幅只应用在了极少数的科技娱乐场馆当中。
  • 典礼作为上海天文馆周年庆系列直播活动之一,吸引了大量天文爱好者及公众观看并积极参与互动。 图1 颁奖典礼主视觉 本届典礼首次尝试走进3D虚拟会场。
    宇宙漫游创作大赛由中国天文学、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联合发起,旨在通过万维望远镜宇宙漫游的设计、制作激发参赛者的科学兴趣,提高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本届大赛得到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数据与文献委员、数据驱动的天文科普教育工作组的指导和支持,由中国天文学、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办,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中国天文学信息化工作委员、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 ...
    图3 嘉宾宣布获奖名单 景益鹏院士在典礼上回顾了中国天文学会与漫游大赛共同走过的12年历程,如今,这项赛事已经成为我国科技领域特色鲜明、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系列性科学传播活动。
    2021年,首届万维望远镜宇宙漫游创作大赛国际赛由国际虚拟天文台联盟(IVOA)、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天文学与社会发展办公室(IAUOAD)、美国天文学(AAS)、 中国天文学(CAS)联合主办。
  • 而氮增的场星更为特殊:因为其甚高的氮丰度一般只能在球状星团的恒星中找到,但现在却在场星里发现了。它们是否由球状星团抛出?还是另有起源?这或者将改变我们对银河系及其星团的相互作用的认识。
    近日,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汤柏添副教授与国家天文台刘超研究员及多个国外合作者找到了44颗氮元素增的场红巨星。这类恒星非常罕见,仅占总样本不到1%的比例,具有很高研究价值。
    经过确定它们的碳氮丰度后,研究人员发现这些恒星的确具有很高的氮丰度,比一般正在经历extra-mixing的贫金属场红巨星的氮丰度还要高,这表明这些恒星的氮增有特殊的来源。
    研究人员利用LAMOST光谱测得CN和CH谱指数后,从谱指数参数空间中分离出了CN强CH中等(氮增,黑色加号) 和CN强CH强(碳增,红色加号)的贫金属场红巨星,而背景是普通的贫金属场红巨星。
    接下来,研究人员将会利用更新版本的LAMOST数据来找到更多的氮增场红巨星,并且利用国内外的大望远镜进行后续高分辨率光谱观测,以得到更多的化学元素丰度和视向速度的信息,从而更好地确定它们的来源及演化 ...
  • 图2:对科学数据栏目的功能进行了细分 考虑到天文专业用户日常工作需要,中心对原有网站功能进行了整合。
    网站底部的致谢模板和使用指南,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使用网站数据资源与服务。 图3:特色服务成为专业人士的必备工具 社会公众及天文爱好者 中心重视科学数据在科普教育中的应用。
    新版网站增加了最新研发的日食计算器,为公众规划日食观测提供方便的信息查询。
    图4:网站列出了最新的公众科普活动 新版网站还增加了全站统一检索功能。
    网站功能还在不断优化,如您在使用的过程中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及时向我们反馈!
  • 近日,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的汤柏添副教授等人,继2019年利用LAMOST DR3数据证认出约40颗氮增贫金属场星之后,再次利用LAMOST DR5光谱数据证认出约60颗氮增贫金属场星,使其样本总数达到 ...
    幸运的是球状星团里具有一类很有辩识度的恒星:氮增贫金属星。因此搜寻氮增贫金属场星,将有助于我们了解银河系与近邻矮星系及球状星团的相互作用过程。
    图1:氮增贫金属场星可能从球状星团中逃逸或者在双星演化过程中产生 虽然球状星团里能够产生氮增贫金属星,但这并不是其唯一来源,双星系统也可能产生氮增贫金属星。
    因此需要其它方法来进一步辨别已经证认出的氮增贫金属星的来源。通过分析运动学特征,研究人员发现,这批氮增贫金属场星中有很大比例起源于球状星团。
    目前,该研究团队已经获取了智利麦哲伦望远镜对这批氮增贫金属场星进行的高分辨光谱观测数据,接下来将进一步对这批氮增贫金属场星样本的详细化学元素组成进行分析研究。
  • Keller 活动组织(Organization ) 主办:国家天文台、中国天文学信息化工作委员 承办: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国家天文台团委 协办: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 ...
    、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 直播平台:蔻享学术直播、上海天文馆视频号 Lecture one Title: ESASky - A Portal to the ...
  • 这些恒星内部产生的钡元素可以通过恒星演化的第三次挖掘过程搬运到恒星表面,并抛射增到星际介质中,增下一代恒星。
    但是,前人的研究也发现了一些钡元素增的恒星,主要为巨星。
    其中大约1/3的恒星可能经历了双星演化过程中的物质交换,它们不仅钡元素丰度高,C和N元素也显著增,这符合恒星演化过程中AGB阶段内部核合成产生的元素丰度模式,并与过去人们对钡增巨星的形成机制的认识是一致的 ...
    另有2/3的恒星没有显示出明显的C和N元素增,而是呈现出Mg,Ti,Ni等元素丰度的异常。其中,Mg元素丰度比普通恒星更低,这与高温、中等质量钡元素增的恒星情况相似。
    因此,研究人员推测这些低温、小质量恒星的钡元素增现象也有可能是由于内部元素搬运效应导致的。
  • 广州大学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大湾区分中心(邓清文、王锋、邓辉、梅、黎静)、南非罗德斯大学SKA团队(Oleg Smirnov)、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团队(郭绍光)基于基线依赖平均(Baseline Dependent ...
    图2: 不同参数设置中的压缩比和成像误差(对数)分析结果 这项工作得到了中国国家SKA计划(2020SKA01103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和中国科学院合作的天文学联合研究基金(U1831204 ...
    ,U193114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国际合作与交流基金(11961141001)、国家科学基金(11903009)的支持。
  • 近日,我国研究人员利用美国麦哲伦望远镜(Magellan Clay Telescope)的高分辨率光谱,精确分析了一批从LAMOST数据中证认的氮增贫金属场星的元素丰度,并结合LAMOST的海量巡天数据 ...
    ,分析发现这些氮增场星极可能来源于球状星团。
    此前,中山大学汤柏添等人在LAMOST光谱数据中先后发现了上百颗氮增场星。
    中山大学俞锦程、汤柏添等人首次利用麦哲伦望远镜观测的高分辨率光谱,精确测定了其中15颗氮增场星的20多种化学元素的丰度,并利用化学元素标签的方法研究了它们的起源,发现它们与球状星团第二代恒星的元素特征相似 ...
    图1:不同观测源(氮增场星,球状星团,银河系场星,河外场星等)的元素丰度与铁丰度关系。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为天文观测设备和研究计划提供数据与技术服务。
  • 近期,广州大学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大湾区分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团队许婷婷、刘超、王锋、黄伟荣、邓辉、梅和曹忠等人,开展了LAMOST恒星变源候选体的识别与分析研究。
    ZTF得益于大视场和微弱的极限星等,作为新一代时域巡天项目之一发布了数以亿计的光变曲线数据,为恒星变源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机
    变源星表交叉比较结果如下: 图2:变源星表交叉比较结果 这项工作得到了中国国家SKA计划(2020SKA01103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和中国科学院合作的天文学联合研究基金(U1831204 ...
    ,U1931141)、国家青年科学基金(119030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国际合作与交流基金(11961141001),广州市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2102020677)、广州大学全日制研究生基础创新项目 ...
  • 二、揭示特殊星族的起源 按照标准的银河系化学演化模型,早期诞生的盘星主要经历alpha元素增(大质量恒星死亡爆发的II型超新星的贡献)的过程,而金属丰度相对较低。
    后期,大质量恒星死亡殆尽,由小质量恒星死亡演化产物Ia型超新星主要贡献铁族元素增,而alpha元素相对变低。
    目前关于这类特殊星族的起源有两种解释:一是这些星族的恒星成员起源于一类早期保存下来未受Ia型超新星增污染的原处气体环境;另一类是这些恒星很可能是双星吸积或并合演化的产物。
    图3:“年轻”alpha元素增星族的结构(上图)、化学(中图)及运动学(下图)与传统化学薄厚盘的比较。
    截止目前,本研究团队基于该样本已被国际知名天文期刊《天体物理学报》(APJ)、《天体物理学报增刊》(ApJS)及英国《皇家天文学月刊》(MNRAS)正式发表和接受文章6篇,这些成果的取得都表明了这个具有丰富信息的主红团簇星大样本在刻画银盘真实图景计划中的非凡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
  • Howarth教授在LAMOST数据中发现了2颗氮超O型星(ON星)并揭示了这类星的起源。该研究工作解决了困扰天文学家们近50年的ON星的起源问题。
    黑线是LAMOST中分辨率光谱,而红线是模型 ON星是一种非常稀少的,氮超的O型星。这种星的氮丰度往往超过同类星的10倍以上,且无法用单星演化模型解释。
    至于氮超的化学元素组成,那是由于高速自转会导致星体的化学元素整体混合。这种混合会把表面上的氢燃料带入核心,而把核心的核聚变产物氮等重元素带到表面,从而导致了恒星表面上的氮超
  • 近期,广州大学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大湾区分中心、南非罗德斯大学SKA团队、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团队和昆明理工大学的孙浩民、邓辉、王锋、梅、许婷婷、Oleg Smirnov、邓林华和卫守林等人,开展了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射频干扰识别研究 ...
    RFI Identification For Radio Interferometry based on a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为题被《英国皇家天文学月刊 ...
    以平方公里阵列(SKA)为例的新一代射电干涉阵列的迅速发展为天文学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
    CNN模型与AOFlagger以及tircolour的RFI标记效果对比 这项工作得到了中国国家SKA计划(2020SKA01103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和中国科学院合作的天文学联合研究基金( ...
    U1831204,U193114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国际合作与交流基金(11961141001)、国家科学基金(11903009)、广州大学全日制研究生基础创新项目(2020GDJC-D20)、 ...
  • 活动时间:2022年3月13日 19:00-20:00 活动平台:腾讯会议(会议号:187 246 688) 扫码直接入 直播平台:b站:中国虚拟天文台、上海天文馆 视频号 ...
  • 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天文力学处副处长毛羽,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台长白金明、纪委书记陈吉岳,以及来自各天文台站、高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的13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
    本次年会由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中国天文学信息化工作委员联合主办,云南天文台承办。
    多波段多信使数据的融合 数据驱动的科普教育和全民科学 科学平台和全生命周期服务 数据挖掘、知识发现与信息提取 高维海量数据的可视化 高性能计算与数据密集型研究 学科发展与跨界合作 大精彩内容回顾 ...
    毛羽副处长首先为大致辞。
    白金明台长表示,天文信息学的发展为天文学家的工作提供了更多便利,让天文数据发挥出了更大的价值,希望本届年能够为天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助力。
  •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