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国家天文台联合发起的此项赛事历时7个月,最终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超星》、《天文与文明》、《金牛座漫游》3个一等奖作品,《太阳系行星之旅》、《宇宙漫游》、《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
    》等6个二等奖作品,14个三等奖作品,22个优秀奖作品,以及最佳视效奖(赵至作品群)、最佳创意奖(《宇宙花园》)、最佳脚本奖(《天文与文明》),另外还评选出了5个优秀组织奖和11位优秀指导教师。
    本次大赛由中国虚拟天文台(China-VO)、《天文爱好者》杂志社、华师京城高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吸易(北京)教育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由微软研究院、华中师范大学、上海天文台、北京师范大学天文学系、 ...
    它们通过可灵活加载科学大数据的功能,将遥远陌生的宇宙快捷、方便地呈现出来,并通过互联网分享出去,在为天文学家提供强大科研环境的同时,使天文科普和教育资源能够手到擒来,为我们创造出一种科普教育的模式。
    就像获奖者赵至说的:“任何人都可以制作一个漫游节目来分享自己眼中的宇宙,把自己认为美的东西分享给别人,有时候千言万语的描述不如一张图片、一段视频来得直接。
  • 在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的支持下,上海底片数字化实验室在2017年完成了29314张底片的扫描和归档工作。
    这批数据包含了北京天文台、上海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云南天文台、青岛观象台五个中国天文台站的9台观测望远镜的观测数据,时间跨度从1901年到1998年。
    天体精度主要与望远镜焦距有关,对于上海天文台的40cm双筒折射望远镜、上海天文台1.56米反射望远镜及云南天文台1米反射望远镜等长焦距望远镜的底片,天体测量精度可达到0.1-0.3″。
    本次发布数据与“中国天文底片数字化数据:早期发布”中数据的区别如下:(1)更了早期数据发布所有的6615张天文底片的头信息,增这些底片的天体测量结果。
    (2)增9081张天文数字底片及对应的天体测量结果。本次数据发布可以完全取代“中国天文底片数字化数据:早期释放”。
  • 抚仙湖1米真空望远镜1.5级数据,抚仙湖1米真空望远镜位于中国云贵高原的抚仙湖畔,北纬24°34’48”N, 东经102°57’01”E,海拔高度1720米。
  • 方法得到数百万颗恒星的高精度测光信息,并分别对美国泛星计划望远镜(Pan-STARRS)第一批巡天(PS1)测光星表和美国斯隆数字巡天(SDSS) Stripe82标准星表进行了目前最高精度的检验和重定标 ...
    流量定标精度与巡天面积、巡天深度、空间分辨本领、滤光片、时间采样等因素共同决定了其巡天发现空间的大小,而流量定标精度通常决定了天体流量测量误差的下限,对 Ia 型超星宇宙学、星系大尺度成团性研究、恒星测光参数测定 ...
    为了实现高精度的重定标,研究团队结合LAMOSTDR7光谱数据和经过星等修正后的Gaia EDR3 高精度测光数据,考虑恒星温度对消光改正的影响,预言了数百万颗恒星在PS1、SDSS各个波段的测光星等作为标准星 ...
    SDSS 两种不同恒星大气参数来源所得到的结果的一致性、Stripe 82 南北 strip 相同平场改正间的一致性及不同波段平场改正间的一致性,发现在 u 波段Stripe82标准星表定标精度达到 5星等 ...
    ,在 g、r、i、z 波段达到2星等左右,是之前结果的 5 倍。
  • 因为保密等原因,不能提供更多获得数据的仪器等方面的描述,数据更时间为不定时更,此数据为地球自转B公报主要提供了有关地球方向的最信息,包括世界时间,地球极坐标和天极偏移等数据。
  • 继上次成功探测到银河系中心黑洞周围磁星PSR J1745-2900的射电爆发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天马射电望远镜团组又取得了磁星Swift J1818.0-1607观测研究进展。
    来自广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疆天文台、贵州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多位研究者参与这项工作。
    这项研究是在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支持下完成的。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为天文观测设备和研究计划提供数据与技术服务。
    闻来源:http://www.shao.cas.cn/2020Ver/xwdt/kyjz/202107/t20210705_6126605.html ...
  • 因为保密等原因,不能提供更多获得数据的仪器等方面的描述,数据更时间为不定时更,此数据为DUT1=UT1-UTC 值的公告,以+/-0.1s 精度的时间信号传输。
  • 我们使用机器学习技术有效的识别了的共生星。这是一个发现的共生星候选体星表。我们提供了相应的赤经赤纬和相关的星等信息。
  • 因为保密等原因,不能提供更多获得数据的仪器等方面的描述,数据更时间为不定时更,此数据为地球自转C公报主要是提供UTC的闰秒信息,以及协调世界时UTC与国际原子时TAI的相对差值等数据。
  •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0-023-01930-0 伽马暴源于大质量恒星晚期坍缩或双中子星并合瞬间伴随着生黑洞或磁陀星的极端相对论喷流,短时间内辐射出巨大能量 ...
    典型的高能暴发仅持续秒到几十秒,地面光学设备接收到高能卫星的伽马暴触发警报时,很难做到实时跟进,故目前只有几例瞬时光学辐射探测——对应高能暴发的持续时间较长(>30秒), ...
    闻来源:http://www.nao.cas.cn/news/ky/202304/t20230427_6746887.html ...
  • 近期,该团队又在对磁星XTE J1810-197观测研究中取得进展。XTE J1810-197于2003年被发现,是第一颗被探测到射电波段辐射的磁星。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沈志强研究员表示:“利用天马望远镜对磁星的观测研究工作还在按计划进行,并且已经发现了一系列其它有意思的现象。
    ” 来自广州大学、中国科学院疆天文台、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多名研究者参加了这项研究。
    该项研究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马望远镜重大成果培育项目的支持。天马望远镜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充分保障了可靠观测数据的获得。
    闻来源:上海天文台官网 ...
  • 基态羟基脉泽既与大质量恒星形成区成协,又与演化晚期的恒星拱星包层成协,还与超星遗迹成协。而激发态羟基脉泽一般与大质量恒星形成区相成协。
    最近,由国家授时中心乔海花副研究员(上海天文台天马望远镜特聘青年研究员)与上海天文台沈志强研究员,李娟研究员,SKA天文台Shari Breen博士,南京大学杨楷博士以及广州大学陈曦教授组成的国际合作团队 ...
    闻来源:http://www.shao.cas.cn/2020Ver/xwdt/kyjz/202204/t20220425_6438458.html ...
  • 在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的支持下,上海底片数字化实验室在2018年完成了29314张底片的扫描和归档工作。
    在此基础上,上海天文台研究团队对数字化的天文底片进行了进一步的高精度的天体测量定标工作,将初始版本的数字底片转换为了标准fits格式的天文数字图片,用以满足相关专业天文学家的研究工作。
    这批数据中包含了国家天文台、上海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云南天文台、青岛观象台五个中国天文台站的多个观测望远镜的观测数据,时间跨度从1904年到1998年。
  • 紫金山天文台的多通道近红外太阳光谱仪(MISS)于上世纪 70 年代建成,经过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和 90 年代末及本世纪(最 2015 年的改造升级)的更,发展成现在的 5 个波段(Hα 6563 ...
  • 在国家天文台和上海天文台同仁的共同努力下,近日天文学科技领域云平台实现了1.56米光学望远镜观测数据的统一检索。
    上海台1.56米观测数据库外,天文底片数字化项目的前期扫描资料、德令哈观测站SONG项目50BiN望远镜数据、怀柔太阳射电望远镜10多年数据、兴隆观测基地多个小望远镜的数据均已通过本平台实现了归档和统一管理 ...
  •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与上海科技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立科学研究与科学普及之间的纽带与桥梁,探索天文科普建设发展。合作双方主要领导、嘉宾及代表共同出席本次活动。
    他表示,科普教育是建立科学创队伍的重要基础,希望此次合作能够大力探索天文科普教育的领域、模式、方法,更好地激发青少年科学探索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创精神。
    闻链接: 视频 | 国际天文馆日:激发公众参与热情 人人参与天文研究(上海卫视闻综合频道) 开启发现“强引力透镜”之旅!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与上海科技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浦东发布) 【科创上海】“引力透镜搜寻”公众科学项目在沪启动,的研究方式正在兴起(学习强国上海) 强强联手推动天文科普教育发展 ...
    (中国科学报)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与上海科技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强强联手推动天文科普教育发展(劳动观察报) 帮天文学家“巡天”,上海天文馆启动寻找“引力透镜 ...
  • 为保障SKA最终科学目标的实现,进一步总结进展、凝聚共识,拟定于2023年6月18日-19日在上海召开“第六届中国SKA科学年度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由科技部SKA中国办公室指导,中国SKA首席科学家武向平院士召集,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主办。SKA中国办公室将介绍中国参加SKA最进展情况。武向平院士和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院士将作邀请报告。
  • 这是一个发现的共生星候选体星表。我们提供了相应的赤经赤纬和相关的星等信息。此星表的共生双星候选体是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得到的。
  • 上海天文台作为参赛团队参与了该竞赛,并在总评分名列首位。 论文链接:点击这里。 SKA首个数据竞赛于2018年启动,2019年4月结束。全球共有9支团队按时提交结果。
    上海天文台于竞赛启动即组织人员进行规划准备,展开前期测算,中期虽因数据的重发布而需要对所有数据进行重处理分析,但参赛团队保持积极应对,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反复讨论完善数据分析,完成竞赛。
    在此次竞赛中,上海天文台团队采用了数据前期分析,算法筛选,交叉验证,参数调优等路径。
    而面对如此从庞大数据的处理,普通计算机无法全部完成,为此,团队借助上海天文台的SKA区域中心原型机系统完成了不同环节的数据处理工作。
    闻来源:http://www.shao.cas.cn/2020Ver/xwdt/kyjz/202011/t20201117_5751066.html ...
  •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