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egacy Surveys项目中的亮星系巡天数据BGS(DESI Bright Galaxy Survey)为基础,由太原理工大学的贾鹏教授团队,国家天文台的李楠研究员团队、以及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中国虚拟天文台团队协作开发 ...
    学习如何操作:点击主页导航栏“教程”按钮,您可以了解该项目的基本操作方
    在“操作指南”栏目下包含具体使用教程,“已知范例”栏目下包括不规则星系、合并星系、低表面亮度星系、致密星系等已知异常目标的范例,参与者可对照图进行判断或发现更多已知范例还未覆盖的天体类别 ...
    图4 可在导航栏里跟随教程学习操作方 3. 开始探索:点击主页导航栏的“探寻”按钮,您即可开始探索异常扩展天体。
    搜索之星:为了激发大家的标注兴趣,我们提供了分类数、异常数、分类完整率、分类准确率的排行榜。排行榜每24小时刷新,每个人都有机会上榜,获取礼品、奖状,期待您的身影!
  • 中国空间站望远镜(CSST)主巡天相机(SC)旨在利用七个波段的测光系统进行大面积测光巡天,将为银河结构和恒星星族的研究提供海量的深度数据。
    为了支持 CSST 的研发和与其巡天数据相关的科学项目,CSST 银河和近邻星系的星族研究联合团队使用TRILEGAL恒星星族合成工具生成了第一个适用于CSST SC测光系统的全面的银河恒星模拟星表 ...
    该星表对约126亿颗不同结构的银河恒星提供了包括恒星参数、测光、天体测量和速度的数据,星等极限在AB星等系统中达到g=27.5 等。
    该星表反映了我们对银河恒星群体的最基础的理解,可以直接与CSST的真实巡天数据进行比较。
  •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郑振亚研究员带领的早期宇宙与高红移星系团组,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等国内外多家研究单位的科研人员开展联合研究,主要基于郭守敬望远镜 ...
    (LAMOST)发现的目前最大的绿豌豆(Green Pea,GP)星系样本,在近1550绿豌豆星系中发现了5具有双峰窄线的特殊星系。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郑振亚研究员带领的早期宇宙与高红移星系团组牵头的联合研究团队,基于LAMOST的河外巡天项目的绿豌豆星系样本,对LAMOST光谱发射线轮廓进行了分析(如图1)。
    研究人员发现,在近1550豌豆星系光谱中,仅有5具有明显双峰窄线的绿豌豆星系,根据X射线、中红外、射电等多波段测光和光谱数据,利用能谱拟合和光学谱线诊断的方高度可信地认证了该样本中的AGN活动。
    论文第一作者、上海天文台博士研究生林如秋表示,这5绿豌豆星系的双峰发射线的成分非常窄,形态致密无分辨盘结构而且没有明显倾斜角度,因此双峰源于外流或者气体盘的可能性低。
  • ,谁也无预言下一颗超新星会在哪里爆发。
    然而,超新星的出现是没有规律的,谁也无预言下一颗超新星会在哪里爆发,科学家往往会错过它爆发的前几天。
    超新星是银河之外的星系中某个大质量恒星死亡时发生的大规模爆发,在普通人眼里,也就是某个星系中突然多了一个星点。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虚拟天文台负责人崔辰州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辨图之所以需要借助人类的双眼,是因为数以百万计的小行星、相机噪点、鬼影、宇宙射线等等都会被误以为是可疑目标。
    </p> <p> 《中国科学报》 (2015-08-07 第8版 新知)</p> ...
  • 先说一下发现超新星的原理: 超新星是银河之外的星系中某个大质量恒星死亡时发生的大规模爆发,在我们看来就是某个星系中突然多了一个星点。
    静态图是将新图和历史图(以前拍摄的同一目标位置的图)进行减的操作,将重复部分减去只留下新出现星点的部分,然后再做强化处理,因此在静态图中找新目标被叫做寻找亮斑。
    超新星SN2013gb ,由绍兴爱好者王彬发现 超新星SN2013fw ,由宁波爱好者金彰伟发现 动态图就是将未做减处理的新图和历史图来回切换,由于人眼对两图中的不同部分非常敏感 ...
    当然,发现超新星并没有那么容易,您需要看大量的图才可能有发现,而且在看图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情况需要判断,比如下图就是一个典型的噪点,这只有经过多看图,才会获得判断经验,我们专门制作了常见误判图网页 ...
    我们强烈建议您对可疑目标做指示(如果无完成上述标记功能,大多是因为浏览器的问题,您可以换一个浏览器尝试,尤其是手机用户,请不要使用UC浏览器)。
  •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为中国天眼FAST发现首例持续活跃快速射电暴提供了数据与技术服务。 快速射电暴(FRB)是宇宙中最明亮的射电爆发现象,在1毫秒的时间内释放出太阳大约一整年才能辐射出的能量。
    FRB的研究历程并不长,2007年首次确定了它的存在,2016年探测到第一重复爆发的FRB,打破了人们对FRB的传统认知,目前该领域已成为天文学最新研究热点之一。
    全球已公布了近五百FRB,仅不到10有活跃爆发(即在其窗口期内频繁爆发)。此前并未发现存在持续活跃的重复快速射电暴。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菂研究员领导的国际团队,通过中国天眼FAST的“多科学目标同时巡天(CRAFTS)”优先重大项目,发现了迄今为止唯一一持续活跃的重复快速射电暴 FRB ...
    随后通过美国帕洛玛 200 英寸望远镜和凯克望远镜,加拿大-国-夏威夷望远镜和日本斯巴鲁近红外光学望远镜确定了FRB20190520B的宿主星系和红移,推导出其宿主星系贡献了总色散值的80%,为目前已知所有快速射电暴源中最高 ...
  • 2014年11月27至29日,中国虚拟天文台与天文信息学2014年学术年会在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举行。本届学术年会由新昌县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星空文化传媒、天姥巡星会承办。
    国家天文台党委书记赵刚、国家天文台副台长郝晋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副主任董国轩、中科院办公厅副主任吴钰、中共新昌县委书记楼建明出席,来自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云南天文台、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华中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广州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三峡大学、武汉大学、中北大学、星空文化传媒、北京月新时代、重庆梧台科技、观瞳创视、浪潮(北京)、EMC、中科曙光、北龙泽达、淘宝(中国 ...
    年会上三场嘉宾论坛分别围绕三个主题来进行,即“云计算和大数据给我们带来哪些变化”、“天文学研究和科普教育对云计算、大数据有哪些需求”、“如何实现产学研的合作互”。
    中国虚拟天文台与天文信息学2014年学术年会的举行对天文信息化建设、天文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在天文领域的应用、产学研合作、天文信息学及天文普及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11月4日,国家天文台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天眼FAST的运行情况及最新科学成果。
    图1:俯瞰中国天眼FAST 今年2月,FAST团队克服疫情影响,正式启动科学委员会遴选出的五个优先和重大项目,近百名科学家开始使用并处理FAST的科学数据。
    近日,北京大学教授、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柯伽研究团队利用FAST探测到一全世界仅有21的快速射电暴重复爆FRB180301,在国际上首次发现该重复爆的辐射具有非常丰富的偏振特征。
    北京师范大学林琳博士、北京大学张春风博士、国家天文台王培博士等联合研究团队利用FAST对银河磁星软伽马重复暴源SGR 1935+2154进行多波段联合观测。
    同时它还有能力将我国深空探测及通讯能力延伸至太阳边缘,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 也出现过未能及时获取会议信息、错过报名时间、不及安排行程等遗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多方建议下,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NADC)和中国天文学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联合推出了天文会议信息系统,希望为国内外的天文学家们提供一个分享、获取天文会议信息的平台。
  • 团队利用位于国家天文台兴隆基地试运行中的地基广角相机阵(GWAC),成功探测到一伽马射线暴(GRB 201223A)的瞬时光学辐射及其向极早期余辉的转变过程。
    典型的高能暴发仅持续豪秒到几十秒,地面光学设备接收到高能卫星的伽马暴触发警报时,很难做到实时跟进,故目前只有几瞬时光学辐射探测——对应高能暴发的持续时间较长(>30秒), ...
    天文小卫星SVOM首席科学家、国家天文台魏建彦研究员提议并领导研制的GWAC具有超大的观测视场和15秒的高时间采样分辨率,作为卫星项目的重要地基设备,探测深度达到星等16等,计划对SVOM发现的伽马暴的瞬时光学辐射开展系统性研究 ...
    这是国际上首次将瞬时光学辐射的探测突破到暴发持续不到30秒的伽马暴,远短于之前的事
    论文合作者还包括美国内华达大学、广西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国原子能署(CEA)、淮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研究人员。
  • 图1 共建协议签约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为科技部支持的20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之一,依托国家天文台建设,负责管理、整编集成天文学科领域的科学数据,制定相关标准规范,建设天文数据资源体等。
    在天文领域,依托中国天眼FAST和智能计算数字反应堆,之江实验室打造了FAST@ZJLAB智能计算天文开放平台。该平台能够深度挖掘FAST观测数据,规模化探测快速射电暴等天体辐射现象。
    收录了5500余脉冲数据,拥有35维的高数据维度以及多观测设备的动态谱图,是全球覆盖范围最广的快速射电暴数据库。
    目前,Blinkverse已面向领域内研究人员开放使用,快速射电暴数据分析及可视化平台也已建设成型,将快速射电暴搜寻效率较传统计算方提升数十倍。
  • 近期,《自然》和《自然·天文》同步发表2篇文章,报告了国际天文学家团队使用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方观测研究大熊座快速射电暴(FRB)的结果。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南山26米射电望远镜作为欧洲VLBI网成员,全程参加此项目观测,贡献了大量观测时间,助力揭示FRB起源。 此项研究得益于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成图技术。
    自从2007年发现了第一FRB以来,天文学家一直致力于探索FRB起源,由于FRB持续时间很短并且爆发时间不可预知,因此其高精度位置测量极其困难。
    这与银河年轻的蟹状星云脉冲星的巨脉冲辐射非常相似。这些研究进一步表明,FRB起源于磁场极强的致密中子星,并且辐射区极其致密,不到一个足球场的大小。
  • 中国科学院院士崔向群作为重庆梧台科技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进站院士应邀参加“国创会”并出席授牌仪式。   ...
    中国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同时担任中国天文学会第十二届(2010-2014)理事会理事长,中国南极天文中心副主任。
    工作站将与国家天文台、华中师范大学等单位建立稳定的合作交流关系,开展天文科普教育体、天文大数据在天文科普中应用技术研究。   ...
    崔向群院士出席授牌仪式   重庆梧台科技总经理朱鸣罡表示,公司高度重视人才引进,院士工作站为公司提供了一支高层次的领军团队,也为公司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下一步,公司将在天文大数据应用及天文虚拟互动教学产品开发等领域努力进取,开拓创新新,取得更好的成绩。   崔向群院士与朱鸣罡总经理合影 ...
  • 为了能系统地收集、整理和分享我国上空的火流星及其陨石信息,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领衔开发中国虚拟天文台火流星上报系统,旨在将其建立成一个公众参与平台和研究太阳起源和演化的公共数据库。
    该平台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李广伟组织协调,太原理工大学智能光学成像实验室贾鹏团队开发,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提供数据和网络支持。恰逢近期英仙座流星雨造访地球之际,该系统隆重上线。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我们祖先很早就开始记录流星:《竹书纪年》载:桀十年,五星错行,夜中星陨如雨。这是发生在约公元前1598年夏朝末年的一场流星雨。
    中国最大的陨石雨是发生在1976年3月的吉林陨石雨,其最大的陨石重达1770千克,是世界上最大的目击陨石。 如何参与项目? ...
    网站主页面也分成三栏:最上面一栏是“点击上报火流星”按钮,用来上报火流星;中间栏是用于展示精选的火流星图片和视频;最下面一栏是排行榜,记录每个月的上传火流星的地区、组织和个人排名 ...
  • 我们应用迁移学习方和XGBoost算对Pan-STARRS1 (PS1) 和AllWISE测光星表进行银道面背景类星体选源,并使用Gaia自行判据排除恒星污染源,最终得到位于 |b|≤20∘内、包含 ...
    使用XGBoost回归算计算的候选体测光红移范围为(0, 5]。本星表中包含了候选体的PS1和AllWISE星等、测光红移、分类概率,以及Gaia自行信息。
  • 各有关单位:           根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合作协议》的规定,现启动“国家天文台-阿里云天文大数据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联合研究中心)”开放研究课题征集工作。
    资助范围           1)数据/计算密集型基础研究课题,研究范围包括宇宙学、星系和大尺度结构、银河、恒星物理、星际介质、系外行星、太阳等。
    优先资助使用大数据和密集计算资源以及中国虚拟天文台资源来解决天体物理领域的重要前沿问题的课题。          2)基于云数据/计算研究天体物理研究中急迫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包括天文光学仪器、天文数据统计分析算、天文观测数据处理和分析方等。鼓励开展企业和学术机构的合作研究。   申请人条件          在中国境内工作和学习的人员均可自由申请。
    评审方           联合研究中心根据申请情况于2017年8-9月外聘国内外同行评审。
  • 国家天文台李菂、朱炜玮团组,以牛晨辉博士为主的团队在FAST海量数据中搜寻出3新的高色散快速射电暴。
    图1:CRAFTS新发现的三快速射电暴 快速射电暴(Fast Radio Burst; FRB)是一种持续约千分之一秒的神秘宇宙射电信号。
    FAST探测到的这几FRB事件具有流量通量低,色散值高的特点,填补了FRB的Fluence-DME相图中空白,补充验证了Fluence-DME反相关的关系。
    本工作得到中国科学院天文大科学研究中心FAST FELLOWSHIP的支持,并已被《美国天体物理杂志快报》(ApJL)接收(预印本见http://arxiv.org/abs/2102.10546)。
  • 大赛由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国家天文台联合主办,中国虚拟天文台(China-VO)、《天文爱好者》杂志社、华师京城高新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吸易(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承办,微软研究院、华中师范大学 ...
    、上海天文台、北京师范大学天文学、《中国国家天文》编辑部、中国天文科普网、重庆梧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天文科学中心协办。
    参赛作品将围绕经典天文学知识、现代天文学最新进展、中国传统星空及文化、地球环境等主题展开。本大赛计划设置一等奖3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15名,优秀奖30名,优秀指导教师奖和优秀组织奖若干名。
  • 基于模拟结果,使用暗晕占据数的模型,产生出本类银河光度星系(L*星系)模拟星表。
  • 2017年1月16日,由河北省科技厅、国家天文台、河北师范大学、北京华益盛世科技有限公司多位专家组成的验收组在石家庄对河北师范大学博物馆数字天象厅项目进行了验收,同时举行了天象厅落成启用仪式。
    重庆梧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虚拟天文台的技术支持下为河北师范大学博物馆设计建造了这个8米直径的互动式数字天象厅。
    中国虚拟天文台互动式天象厅不仅能像传统天象厅那样演示四季星空中的斗转星移和各种天象的成因,以及播放球幕影片等,更是一个拥有完整课程体的“互联网+”大数据的天象厅。
    通过对全球天文大数据资源进行融合与可视化,个人完全可以自己动手制作WWT节目并在天象厅播放,使其真正成为教学互动、全民参与的多功能天象厅,实现高端科技资源的科普化,已经在重庆市石新路小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文学、 ...
  •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