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团队向星系宇宙学领域的研究员分享了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中性氢星系样本、近邻星系的中性氢气体分布和大尺度结构观测数据。
  • 国家天文台北京-亚利桑那巡天(BASS)团队为构建三维宇宙打造了最大的深度宇宙二维图像,作出了重要的基础性贡献。 DESI项目的最初想法是在十多年前由美国天文学家提出的,走到今天经历了漫长的路程。
    目前,DESI巡天已经获得了超过750万星系的光谱,超越了以往所有星系巡天的观测总和(以前最大的星系巡天为SDSS斯隆数字巡天)。
  • IERS的A公报主要给出地球方向参数、世界时UT1与协调世界时UTC差值及其每日间隔的误差、对未来1年的预测值等数据。
  • 图1:万维望远镜中新加入的新昌风光全景图 一般来说,画面越大带给的沉浸感就越强,通过逼真的细节展示,为我们呈现出更加震撼的视觉冲击力。
    巨幕、弧幕、环幕、球幕,随着画面在可视范围中占比的提高,观众的沉浸感也越来越强。传统意义上的全景图往往指的是首尾相接形成的360度图像。当我们被全景画面360度包围时,会产生非常强烈的临场感。
    由于这种图像显示方式对画面生成及显示有极高的要求,现在,360度×180度的全景画幅只应用在了极少数的科技娱乐场馆当中。
    虚拟现实(VR)眼镜把的视野限定在镜框内,一个在封闭的空间中,体验的是另外一种意义的沉浸感。这和球幕等环境这种可群体体验的沉浸感完全不同。
  • 时频公报数据主要包括导航卫星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时间信号等相对国家授时中心协调世界时系统UTC (NTSC)的时差数据,地方原子时TA(NTSC)与UTC (NTSC)的相位偏差,IERS提供的地球自转参数的最终确定结果 ...
    ,利用我国短波授时系统给出了世界时时号的改正数,以JYD为原点的地极坐标等等时频相关信息。
  • ,其收集的天体光谱数量远超过全世界其他望远镜获取的光谱数总和。
    LAMOST光谱数据库是世界最大的天体光谱数据库。中心提供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已成为LAMOST数据从观测获取,到发布,再到天文学家下载并进行科学研究整个生命周期不可或缺的支撑部分。
    服务内容、方式和过程 中心为LAMOST设计开发了世界最大的天体光谱数据库。
    为使LAMOST产生的宝贵天文数据得到更好的利用,助力科研员方便快捷地获取数据,产出科研成果,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团队专为LAMOST开发了数据发布系统,全力支持每年多次面向国内及国外不同用户群体的巡天数据发布 ...
    我国科学家利用LAMOST产出的科学数据发现了一颗迄今为止质量最大的恒星级黑洞,颠覆了们对恒星级黑洞形成的认知,有望推动恒星演化和黑洞形成理论的革新。
  • 近期,国家天文台博士研究生李佳东和刘超研究员等利用LAMOST光谱数据和Gaia数据,估计了约30万颗M型矮星的恒星参数(有效温度和金属丰度),提供了迄今最大的M矮星参数星表。
    图1:红色为M矮星的示意图(来源 ESO) 该工作使用了APOGEE巡天项目的恒星参数星表和BT-Settl恒星大气模型,采用章博士、刘超研究员等提出的SLAM算法(Zhang 等 2020) ...
    论文审稿认为这是一项非常出色的研究成果,并给出高度评价:“获取大样本M矮星的参数信息很有意义,该星表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有用。
  • 近日,国家天文台博士生丁明屹和施建荣研究员等利用LAMOST低分辨率光谱数据,获取了约60万颗M型恒星的大气参数,包括有效温度、表面重力和金属丰度,这是迄今为止获取的数量最大、信息最丰富的M型恒星参数星表 ...
    审稿评价这项成果提供了目前最大样本的 M 型恒星精确的大气参数,这将对系外行星搜寻及银河系演化领域为科研员提供重要数据,并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发挥更加有影响力的科学作用。
    LAMOST(郭守敬望远镜)是中国天文界第一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世界上光谱获取率最高的天文望远镜,其收集的天体光谱数量远超过全世界其他望远镜获取的光谱数总和。
    LAMOST光谱数据库是世界最大的天体光谱数据库。
    截至2022年9月30日,LAMOST数据已通过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对外发布41次,其中国内发布33次,国际发布8次(DR 8 v2版数据已对全世界公开发布,DR 9 v1版数据已面向国内发布,DR 10 ...
  • 通过建立一支统一高效的后勤团队,将星明天文台新浪微号、微信公众号以及PSP公众超新星搜索项目等媒体平台通过统一管理、优化运营、加强宣传,进一步提升其认知度和关注度,让越来越多的了解认识我们的天文知识 ...
    、工作与发现,吸引更多的们一起参与进来。
    </span></p> <p> <span style="font-size:16px;">星明天文台秘书团由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同好们组成,经过积极报名和选拔,高兴老师与各管理员决议任命。
  • 近期,国家天文台章博士、刘超研究员和邓李才研究员等利用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方法构建了恒星参数机器(Stellar Label Machine, SLAM),并利用SLAM精确计算了LAMOST DR5 ...
    精确获取恒星参数信息为加深们理解银河系以及河外星系的形成与演化、元素增丰历史等奠定了重要基础。
    发现该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能对很窄的参数范围内的恒星进行建模(例如有效温度从5500K-3800K),而无法扩展到更宽范围。
    因此章提出利用支持向量回归(一种非参数化回归模型)来改进这种数据驱动的恒星参数计算方法,构建了SLAM方法。
    挑选了APOGEE DR15和LAMOST DR5低分辨率光谱的共同观测源(主要是红巨星),以这些源的LAMOST光谱和APOGEE提供的恒星参数作为训练集,利用SLAM计算了LAMOST DR5 ...
  • 3月19日,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取得的首批巡天光谱数据正式对全世界发布,此次公开发布的数据包含有220万条光谱,其中信噪比大于10的恒星光谱172万条,已超过目前世界上所有已知恒星巡天项目的光谱总数 ...
    发布数据中还包括一个108万颗恒星光谱参数星表,也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恒星光谱参数星表。  宇宙浩瀚,类无法对每一个天体进行研究,获取天体光谱就成为认识、了解这些天体的最佳方法。
    LAMOST不仅是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光谱巡天望远镜,也是世界上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它每次观测可同时获得多达4000个天体的光谱。
    【科技日报】郭守敬望远镜首批巡天光谱数据发布 【民日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向全球发布郭守敬望远镜首批巡天光谱数据 【中国新闻网】 探访中科院国家天文台郭守敬望远镜 【CCTV 新闻直播间 ...
    】LAMOST首批巡天光谱向世界发布 LAMOST首批数据发布首页 ...
  • 近日,湘潭大学雷振新副教授和国家天文台赵景昆研究员等利用LAMOST光谱数据,结合欧空局Gaia测光和视差数据,发现和证认了222颗热亚矮星,其中131颗是复合光谱型热亚矮星,并发现了一颗目前已知的偏心率最大的宽距热亚矮星双星 ...
    湘潭大学雷振新等利用LAMOST DR8 低分辨光谱并结合Gaia EDR3的测光和视差数据,发现和证认了222颗热亚矮星,并通过分解光谱,他们证认出其中131颗是复合光谱型热亚矮星,并给出了复合光谱中两个天体的大气参数 ...
    经过进一步研究,研究员在131颗复合光谱型热亚矮星中发现了2个宽距热亚矮星双星系统,它们的周期都达到800多天。
    而其中一个双星系统(sdB_b1)的偏心率达到了0.5,是目前已知的宽距热亚矮星双星中偏心率最大的,远超理论模型的预测值。
  • 日前,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公布了通过2022年太阳系外世界命名竞赛活动(NameExoWorlds 2022)最终选出的20对太阳系外行星及其母恒星的正式名称。
    该竞赛共收到来自91个国家(地区)的603个团队提名,团队成员总数超8800,组织开展的天文科普活动吸引了近1200万的直接参与。
    太阳系外行星世界命名——中国方案遴选专家组(成员由来自我国各大天文台、天文馆、高校及中学的15位天文学研究与科普教育专家组成)继而对上述提案进行了四轮细致评审与讨论复议,综合考量各提名团队员组成 ...
    我国内地最终获评的命名提案团队成员是:来自中国民大学附属中学的龚洋、张锦晨、王敏行、夏射天、谯亦可同学,来自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的赵斐助理研究员、张君波助理研究员、梁丽贤老师、范舟副研究员,和来自清华大学天文系的王雪凇副教授 ...
    在2019年庆祝IAU成立100周年举办的上一次系外世界命名活动中,由我国广州六中天文社提出的“羲和”(Xihe)、“望舒”(Wangshu)成为我国天文学家发现的首个系外行星系统 ...
  • 这很可能就是发生在公元前687年英仙座流星雨的世界最早记录。新中国最大的陨石雨是发生在1976年3月的吉林陨石雨,其最大的陨石重达1770千克,是世界最大的目击陨石。 如何参与项目? ...
    如果观测者没有所属组织在请在该栏下拉框里选“无”,如果有所属组织且在下拉框中没有出现,请把观测者所属组织的名字、负责的名称、联系方式(手机和邮箱)以及组织的情况介绍发到citizenscience ...
    “用户中心”用于本上报新流星和查看本已上报的流星。
    网站主页面也分成三栏:最上面一栏是“点击上报火流星”按钮,用来上报火流星;中间栏是用于展示精选的火流星图片和视频;最下面一栏是排行榜,记录每个月的上传火流星的地区、组织和个排名 ...
  • SKAO是世界上第二个致力于天文学的政府间组织,致力于建设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SKA,探索宇宙的基本问题。
  • 中心依托单位及各共建单位、分中心的相关员参加了此次会议。评审组由中心专家委员会部分委员及财务专家共26名组成,对各共建单位在2021年的任务完成情况展开考核评价。
    图1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2021年度评价考核评审会 国家天文台副台长、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主任赵公为会议致辞。
    图2 参会员线上合影留念 会议最后,赵公副台长感谢了专家组的宝贵建议与共建单位的辛勤工作。
  • 因为保密等原因,不能提供更多获得数据的仪器等方面的描述,数据更新时间为不定时更新,此数据为地球自转B公报主要提供了有关地球方向的最新信息,包括世界时间,地球极坐标和天极偏移等数据。
  • 中心依托单位及各共建单位、分中心的相关员通过线上线下参加此次会议。评审组由中心专家委员会的部分成员组成,对各共建单位2022年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考核。
    国家天文台副台长、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主任赵公为评审会致辞。他表示,考核会的召开对及时总结中心各单位的工作成果有重要意义,同时希望本次会议能为中心的工作进一步指明方向。
    图2 评审会专家组 在会议的尾声,赵公副台长对共建单位的共同努力和专家组的宝贵建议表示感谢。同时他对中心后续的工作也提出了要求。
  • 因为保密等原因,不能提供更多获得数据的仪器等方面的描述,数据更新时间为不定时更新,此数据为地球自转C公报主要是提供UTC的闰秒信息,以及协调世界时UTC与国际原子时TAI的相对差值等数据。
  • FRB的研究历程并不长,2007年首次确定了它的存在,2016年探测到第一例重复爆发的FRB,打破了们对FRB的传统认知,目前该领域已成为天文学最新研究热点之一。
    此次FAST发现的FRB 20190520B与美国阿雷西望远镜2016年发现的FRB 20121102A非常相似。
    FRB 20121102A是类发现的第一个快速射电暴重复暴和第一个被定位的FRB,也是此前唯一被确认有致密射电源对应体的FRB。
    FRB领域创始邓肯·洛里默对此评价说:“基于FRB 20190520B这些特征及其持续射电源的存在,我认为快速射电暴可能有不同的分类。
    从色散-红移关系上清晰可见FRB 20190520B拥有最大的宿主星系电子密度。
  •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