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的支持下,上海底片数字化实验室在2017年完成了29314张底片的扫描和归档工作。
    在此基础上,上海天文台研究团队基于Gaia DR2星表对数字化天文底片进行了进一步的天体测量定标工作,将初始版本的数字底片转换为了标准fits格式的天文数字图片,用以满足相关专业天文学家的研究工作。
    这批数据包含了北京天文台、上海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云南天文台、青岛观象台五个中国天文台站的9台观测望远镜的观测数据,时间跨度从1901年到1998年。
    天体精度主要与望远镜焦距有关,对于上海天文台的40cm双筒折射望远镜、上海天文台1.56米反射望远镜及云南天文台1米反射望远镜等长焦距望远镜的底片,天体测量精度可达到0.1-0.3″。
  • 在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的支持下,上海底片数字化实验室在2018年完成了29314张底片的扫描和归档工作。
    在此基础上,上海天文台研究团队对数字化的天文底片进行了进一步的高精度的天体测量定标工作,将初始版本的数字底片转换为了标准fits格式的天文数字图片,用以满足相关专业天文学家的研究工作。
    这批数据中包含了国家天文台、上海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云南天文台、青岛观象台五个中国天文台站的多个观测望远镜的观测数据,时间跨度从1904年到1998年。
  • 在国家天文台和上海天文台同仁的共同努力下,近日天文学科技领域云平台实现了1.56米光学望远镜观测数据的统一检索。
    上海台1.56米观测数据库外,天文底片数字化项目的前期扫描资料、德令哈观测站SONG项目50BiN望远镜数据、怀柔太阳射电望远镜10多年数据、兴隆观测基地多个小望远镜的数据均已通过本平台实现了归档和统一管理 ...
  • 上海天文台作为参赛团队参与了该竞赛,并在总评分名列首位。 论文链接:点击这里。 SKA首个数据竞赛于2018年启动,2019年4月结束。全球共有9支团队按时提交结果。
    上海天文台于竞赛启动即组织人员进行规划准备,展开前期测算,中期虽因数据的重新发布而需要对所有数据进行重新处理分析,但参赛团队保持积极应对,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反复讨论完善数据分析,完成竞赛。
    在此次竞赛中,上海天文台团队采用了数据前期分析,算法筛选,交叉验证,参数调优等路径。
    而面对如此从庞大数据的处理,普通计算机无法全部完成,为此,团队借助上海天文台的SKA区域中心原型机系统完成了不同环节的数据处理工作。
    图1:所有团队天体搜索结果的完备度(左图)与可靠度(右图)情况(自上而下为560 MHz、1.4 GHz和9.2 GHz频段), 上海天文台的分析结果由蓝色线条表示。
  • 基于上海天文台与美国国立射电天文台关于VLBA观测的合作协议,现开始征集2021B的观测申请。
  • 近年来,上海天文台底片数字化实验室与乌兹别克斯坦兀鲁伯天文研究所在天文底片数字化方面开展国际合作。
  • 近年来,上海天文台底片数字化实验室与乌兹别克斯坦兀鲁伯天文研究所在天文底片数字化方面开展国际合作。
  • 继上次成功探测到银河系中心黑洞周围磁星PSR J1745-2900的射电爆发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天马射电望远镜团组又取得了磁星Swift J1818.0-1607观测研究新进展。
    这项研究是在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支持下完成的。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为天文观测设备和研究计划提供数据与技术服务。
  • 图2 领导致辞 签约仪式上,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常务副主任崔辰州,上海科技馆副馆长、上海天文馆管委会主任刘健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为大赛全程提供媒介及平台支持,并承办大赛颁奖典礼,为天文爱好者提供更多交流、学习的机会,让公众对数据驱动的天文科普教育理念有更深入的了解。
    关于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 上海科技馆是由上海科技馆、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天文馆三座实体场馆共同组成的现代化综合性科学技术博物馆集群。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与上海科技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浦东发布) 【科创上海】“引力透镜搜寻”公众科学项目在沪启动,新的研究方式正在兴起(学习强国上海) 强强联手推动天文科普教育新发展 ...
    与天文学家合作探索浩瀚宇宙 (上海电台)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与上海科技馆签署协议 联手推动天文科普教育(上海电台) ...
  • 4月12日,上海天文台在佘山科技园区召开“天文底片数字化”中期检查会。
    上海天文台台长洪晓瑜、党委书记侯金良、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能鸿参加会议。
    会前,专家们参观了上海天文博物馆内的底片库实验室,项目组成员赵建海详细介绍了该底片库的整体布局、天文底片保存情况、底片扫描仪工作原理等内容。
    随后,中期检查会在上海天文台佘山科技园区召开,侯金良主持会议。
  • 6月17日-19日,第二届中国-南非“天文中的大数据挑战”研讨会在上海顺利召开。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陶隽副台长代表组委会做了欢迎致辞。随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郝晋新副台长介绍了中国和南非在天文领域的合作概况并回顾了历届双边研讨会。
  • 2022年3月13日晚,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与上海天文馆联合举办宇宙漫游创作大赛在线答疑活动,届时,专家将为你解惑,为你的漫游创作扫清障碍。
    活动时间:2022年3月13日 19:00-20:00 活动平台:腾讯会议(会议号:187 246 688) 扫码直接入会 直播平台:b站:中国虚拟天文台、上海天文馆 视频号 ...
    上海天文馆 活动内容: 1、第五届漫游大赛及首届国际赛介绍 报告人:崔辰州(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常务副主任) 2、优秀漫游作品赏析 报告人:乔翠兰(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教育博士导师 ...
    ) 3、上海天文馆资源与漫游大赛 报告人:施韡(上海天文馆展教中心网络科普部部长) 4、在线答疑 嘉宾:梁雷(辽宁省凌源市第二高级中学教师、宇宙漫游创作大赛指导教师) 嘉宾:张磊(宇宙漫游制作大赛获奖者 ...
    ) 本次活动由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和上海天文馆联合主办,是上海天文馆2022年国际天文馆日系列活动之一。
  • 2023年12月3日,第六届宇宙漫游作品征集公益活动启动会在上海天文馆举行。来自科研院所、高校、中小学、科普场馆、公益机构、艺术策展等领域的嘉宾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参会。
    图1 参会代表合影 上海科技馆副馆长、上海天文馆管委会主任刘健在会议中致欢迎辞。
    他表示,信息化建设对科普场馆建设和科学教育的开展至关重要,上海天文馆将积极参与本次征集活动的举办,为更多基于天文科学数据创作的优秀科教作品产出、展示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图3 征集活动整体情况汇报 会上,上海天文馆展教中心网络科普部部长施韡和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教育分中心办公室主任、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乔翠兰分别详细介绍了“天文微视频”和&ldquo ...
  • 近期,上海天文台科研团队利用天马65米射电望远镜首次探测到了碳氧离子射电复合线。基于此发现,该团队准确测量了M42电离区的碳氧离子丰度。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团队利用65米口径的天马望远镜首次探测到了来自星际空间的碳氧离子射电复合线。这一新发现是基于该团队利用天马望远镜正在开展的谱线搜寻项目。
    上海天文台台长、文章共同通讯作者沈志强研究员说道:“天马望远镜有65米口径,配备了覆盖1-50GHz的接收系统,具备很高的灵敏度,最适合去探测金属离子射电复合线这样的弱线。
    ”文章共同通讯作者、上海天文台刘铁研究员总结道:“正如审稿人所言,天马望远镜为这一新的重要发现提供了清晰明确的证据。
  • 2009年,上海天文博物馆建成国内首个互动型数字天象厅。经过多年运行,天象厅的设施日渐老化。已经无法满足公众的需求。
    为了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更好的普及天文学知识,上海天文博物馆于今年对球幕厅实施整体升级并于上周完成验收。 经过此次升级,球幕厅的整体稳定性、兼容性和易用性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此次升级使得天文博物馆的球幕厅不仅仅可以让参观天文博物馆的游客领略浩瀚星空,更可以满足上海天文台面向学生进行天文教育的需要。
    上海天文博物馆与相关机构将在球幕厅运行、片源引进、内容开发等方面开展合作,不断提升上海天文博物馆面向公众的科普能力。
    (注:源自上海天文台网站,原标题:《在佘山之巅领略浩瀚星空——上海天文博物馆球幕厅升级工程完工》) ...
  • ”之称的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天文创新作品竞赛(CAIC,Chinese undergraduate Astronomical Innovation Contest)决赛于2021年8月24日在上海天文馆成功举办 ...
    本届竞赛由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中国天文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联合承办,上海市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上海市天文学会协办,并获得了中国虚拟天文台、《天文爱好者》杂志社、上海市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天文专项基金的大力支持 ...
    上海天文馆及时调整决赛形式,采用“选手线上答辩,评委线下评审”的方式,通过B站全程直播。
  • 征集活动由中国天文学会、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浙江省之江发展基金会联合发起。
    指导单位: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数据与文献委员会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数据驱动的天文科普教育工作组 天文科普工作协作组 天文科学教育联盟 主办单位: 中国天文学会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 上海天文馆 ...
    上海科技馆分馆) 浙江省之江发展基金会 联合主办: Openverse 承办单位: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教育研发应用分中心(华中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 ...
    开始接受作品提交 2024年初(具体时间待定) 在线辅导 2024年5月30日 作品在线提交截止 2024年7月中旬 公示评审结果 2024年7月下旬或8月 征集活动成果总结 征集活动成果总结拟在上海天文馆举行 ...
    优秀作品将在中国虚拟天文台、上海天文馆以及合作媒体相关平台进行展示。 评审方式 征集活动组织委员会将设立专门的评审委员会。作品评审由评审委员会负责。
  •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的天马望远镜团队充分发挥天马望远镜“一镜双频”的观测优势,通过分析天马望远镜在2019年1月开始对磁星XTE J1810-197开展的跨度900余天的2.25 ...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闫振研究员指出:“完全得益于天马望远镜的双频同时观测,我们得到了该磁星本次爆发后跨越时间最长、最可靠的谱指数测量结果,并据此揭示了其变化趋势。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沈志强研究员表示:“利用天马望远镜对磁星的观测研究工作还在按计划进行,并且已经发现了一系列其它有意思的现象。
    该项研究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马望远镜重大成果培育项目的支持。天马望远镜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充分保障了可靠观测数据的获得。
    新闻来源:上海天文台官网 ...
  • 最近,由国家授时中心乔海花副研究员(上海天文台天马望远镜特聘青年研究员)与上海天文台沈志强研究员,李娟研究员,SKA天文台Shari Breen博士,南京大学杨楷博士以及广州大学陈曦教授组成的国际合作团队 ...
  • 由广州大学陈曦教授(上海天文台特聘研究员)领导的包括国家天文台任致远、上海天文台沈志强和李斌以及南京大学郑兴武的国际合作团队,在天文脉泽与大质量恒星形成研究方向取得重要突破。
    该团队利用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天马望远镜)首次在星际空间探测到异氰酸(HNCO)、重水(HDO)和甲醇同位素(13CH3OH)三种新的分子脉泽,并揭示它们正在示踪(大质量恒星形成过程中的)由引力不稳定性导致的星周盘碎裂产生的旋臂吸积流及间歇吸积现象 ...
    陈曦教授介绍说:“三种新脉泽(HDO、HNCO和13CH3OH)是由上海天马望远镜在2019年3月份对一颗正处于6.7 GHz甲醇脉泽闪耀阶段的大质量年轻恒星天体(G358.93-0.03) ...
    上海天文台沈志强研究员补充到。该现象会导致年轻恒星的光度迅速上升,从而能有效地激发出强的、以前没有探测到的新的脉泽辐射。
    此项研究工作由广州大学、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大学,以及来自俄罗斯、英国、澳大利亚、南非、加拿大、荷兰、美国、日本、德国等的多家研究机构的国际研究团队合作完成。
  •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